![]() | 桃李村字库塔,位于威远县庆卫镇桃李村7组,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为平面六角五级0式小石塔(塔高、塔基尺寸待测)。该塔造型别致,书法石刻精美,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桃李村字库塔,塔身第一级为六面六角浮雕瑞兽石刻。第二级为字库,正面有倒U型焚纸炉孔,楹联为“斯文归化境,历劫不灰心”,其余几面为建塔捐金记名……[详细] |
![]() | 胡驭垓烈士墓塔位于威远县严陵镇东1公里处的东堡山上,墓塔座东北向西南,塔基呈正方形,左右两边有垂带式踏道8级,两级塔身为正四边形,与塔基形成逐级上收。塔顶为窮窿形三连珠攒尖顶。墓为石室塔形夫妻合葬墓,高6米,全部用条石砌成。第一层塔身四面嵌碑文,记烈士传略等内容。第二层塔身正面楷书“胡驭垓烈士墓塔”七字。墓塔四周围以石……[详细] |
![]() | 民国初年,威远新场一带的“地火”现象引起地质专家的极大兴趣,开始在曹家坝、新场、卡房店一带勘探。1940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队到曹家坝火井坡钻探,这是首次使用现代技术在威远县境内为找“地火”开钻的第一口井(威1井)。在二叠系阳新统地层中发现微量天然气和卤水。建国后,国家加快了找油找气的步伐。1956年,在威1井南偏……[详细] |
![]() | 威远煤矿小火车·黄泥段窄轨铁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工业景观”、“深山里的活化石”。四川省威远县黄荆沟镇出产优质煤炭。1910年,英国人带着煤矿开采技术来到黄荆沟,拉开深山小镇煤矿开采的序幕。1958年,原威远煤矿历时两年,建成全长7.2公里的窄轨铁路。1961年,该矿先后从石家庄动力机械购进10余台小型蒸汽机车,开始了……[详细] |
![]() | 四川盆地中偏南,威远、荣县、仁寿、资中、井研交界之处,有一处面积约900平方公里的穹隆地貌——荣威穹隆。一位地理专家曾形容此处地貌“如鬼斧神工所为:方山突兀,边垂壁绝,顶平地沃,高出沟谷300~500米,似天铸地造所成;构造型的天坑,上大下小,一落千尺,如陨石撞击之迹”。此等地貌,在内陆浅丘地域的内江,实属不易。该穹隆……[详细] |
![]() | 威远城墙,位于四川省威远县境内。明正德七年(1512年),始建城墙。清乾隆三十三年(1771年),城墙再次重筑。1940年代至1950年代,城墙大部拆除。威远城墙现存840余米墙段以及北门、东门。2012年8月,威远城墙列入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墙向东、向北外延1.5米,向南、向西外延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详细] |
![]() | 威远白塔位于内江市威远县城东、威远河左岸边的文笔山上。威远白塔,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为七级塔,倒塌于清初。今人所见的威远白塔,又名敷文塔,是由知县董淳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主持原塔基上重建的五级塔,塔高16米,底座围长22米,密檐式呈六方形,石塔基,塔体由特制砖砌成,塔室内有螺旋式梯级,可登顶层俯瞰县城……[详细] |
![]() | 资中县重龙山位于城东北一里处,有明代所建永庆寺等古殿宇及隋唐刻摩崖造像达160龛,1648尊,大都保存完好。造像旁还有许多自唐以来的名人题记题词。永庆寺现有藏品1700余件,包括苏东坡,黄庭坚等名人的书法碑及袁牧,曾国藩,张大千的书画。以黄庭坚的《幽兰赋》碑最为名贵,是稀世珍品。2019年10月7日,重龙山摩崖造像入选……[详细] |
![]() | 资中县御河沟摩崖造像,又名西岩摩崖造像,位于资中县重龙镇醮坛山村西北,沱江河畔。西岩摩崖造像(资中县)保护范围:摩崖造像边缘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岩边向山顶延伸70米,南至造像南端向南延伸70米,西至岩边向山顶延伸70米,北至造像北端向南延伸70。……[详细] |
![]() | 秦家岩摩崖造像(资中县)保护范围:造像分布范围外延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北向外延30米,东南向外延28米至岩脚,西南向外延38米,西北向外延90米至对面山脚水渠。……[详细] |
![]() | 宏仁医院(资中县)保护范围:民主楼、解放楼、和平楼、真理楼、新华楼建筑占地范围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和平楼保护范围外延30米,南至解放楼保护范围外延20米,西至住院大楼西边墙体边沿,北至与保护范围重合。(民主楼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围外延伸50米至人民医院职工宿舍楼11栋,南至建筑墙基外延至农机站,西、北至建……[详细] |
![]() | 重龙天主堂(资中县)保护范围:东至广播器材厂机械房,南至七贤街杨家祠,西至广播电视局职工宿舍,北至衙后山山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5米,向南、北外延10米,向西外延20米。……[详细] |
![]() | 龙水县城遗址,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镇龙水村。2007年6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龙水县建县始于隋朝,南宋时废县,原因不明。保护范围:遗址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40米。……[详细] |
![]() | 赵雄墓在资中县城以西官坟滩赵家坟。墓门系石筑斗拱屋脊,石椁双室一中壁相通,墓室长3米,宽1.5米,右室上阴刻有前呼后拥的车马、随从、幡旗各种图案,上 书卫国文定大夫,图刻精美;右室壁上刻有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宿文字。墓壁有出行图浮雕14幅、极其精致,是研究宋代墓葬及石刻的宝贵资料。赵雄,字温叔,资州人。为……[详细] |
![]() | 资中县罗泉镇下河村有一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造的“钟氏宗祠”。钟氏宗祠四周环境优美,其建筑形制严格遵循中国传统“枕山、环水、面屏”的选址理念,坐西向东,由门厅、正厅、戏台、左右厢房围合而成四合院布局,占地1543.75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方米。至今还完整保存有精美的飞檐、脊饰、石刻、木雕等构件,祠堂的风火……[详细] |
![]() | 寿音阁(资中县)保护范围:西南至上山公路边缘,东南至北岩栈道,东北至广播电视局转播台房屋建筑边缘,西北至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西南至山脚,东南至上山公路及北岩栈道东端,东北向外延40米,西北向外延30米。……[详细] |
![]() | 罗泉刘家大院(资中县)罗泉刘家大院绣楼是大户人家刘明金的房屋,修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420平方米,前面一个天井、后面一个天井中间为两楼一底穿逗式木结构房屋,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风格,刘家小姐绣花和居住的地方,小姐一经住上绣楼直至婚嫁便不能下绣楼。保护范围:东南至珠溪河河边,西北至兴隆街对面街沿,西南、东北均以刘家大院外墙……[详细] |
![]() | 兴禅寺始建于明代,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资中县双龙镇骑龙村。保护范围:东至骑龙小学校门围墙外延15米,南至厢房后阶沿,西至骑龙乡镇政府(现为敬老院),北至骑龙小学教室阶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骑龙小学前校门围墙外延42米,北至前殿外延41米,南至前殿外延48米,西至观音殿外延27米。……[详细] |
![]() | 南华宫是广东客家先民修建的会馆。客家先民因为躲避战乱,在唐代末至宋代末期间,从中原地带迁移到江西、福建,继尔发展到广东定居下来,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清康熙乾隆年间,客家人为了生活相继来到了广阔的西蜀大地四川安居,他们带来了古代汉人的饮食生活文化及风俗习惯,为了凝聚同乡力量,增强同乡族人的关系,于清雍正年间(1723年——……[详细] |
![]() | 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历为州、郡、专署所在地,其县城中心偏西的新正街,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现俗称“清代一条街”。全街格调一致,整齐美观,古风浓郁,省内罕见。曾受到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专家考察团的好评。1985年,当时的四川省建委就将其列为了全省重点保护的古街区。2007年,经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正……[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