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旅游

柳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三江产口景区以1300多年的“古榕王”闻名于世,不仅被当地的百姓视为护佑村寨的“树神”,每逢大小节日和重大活动,产口村及周边寨子的村民,都要给“树神”添挂红彩,在榕树底烧香祈福,祈祷平安、吉祥、如意、幸福,甚至不少外国摄影师对“古榕王”也情有独钟。三江程阳桥国际旅行社的负责人廖娟介绍,游客到此欣赏“古榕王”的同时,还能……[详细]
  融水民族体育公园,2007年始建,2012年改建,总投资3050万元。田径场占地面积15531㎡,场内绿化草皮面积4703m2,前门、主席台、四周椭圆看台底部采用砼框架结构,顶部为木质结构,充分吸取苗族建筑精髓,突出吊脚、亭脊屋檐翘角、雕刻护栏、盖青瓦等苗族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内涵。内设足球场,8弯道10直……[详细]
  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寨位于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风光秀丽,苗族风情文化浓郁,因木房大部分建在祼露的花岗岩上且大多都有上百年历史至今完好无损而出名,被称为“石上人家”。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曾多次率领漓江画派众多画家到此创作,2012年将此定为漓江画派写生基地。借此良机,融水苗族自治县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详细]
  丹洲书院——书院开始于明万历年间任怀远(三江古称怀远)知县的苏朝阳时期,苏朝阳在完成县衙及城墙工程后,又盖了文庙,当时官办教育就在文庙中进行。由县衙从外地请来教师任教,教学内容多为传统的四书五经。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秋,在时任知县的主持下,组织全县的文人义士商讨办书院并发出募捐倡议,得到全县各界人士的响应。在筹……[详细]
  欢雷门——欢雷门面向正东,俗称东门,东门由城门和城楼两个部分组成,下层为门,上层为楼。门有砖石门洞和厚杉板门,门洞深一丈,高九尺,两扇优质杉木门,厚五寸,每扇重约250公斤,非常牢固,城楼建在城门之上,楼宽深一丈五尺,高二丈,旧时登楼东眺,可见河中商船帆影点点,城内街巷人来人往,商贾集市一派繁荣。明万历十九年春,知县苏……[详细]
  治定门——北门位于丹洲城墙的北面,名曰治定门,城楼名曰北帝楼,丹洲城墙四门与城墙作为一个整体,建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万历二十年竣工。治定门是四城门中仅存的明朝古建筑。明朝桂黔边界地域多属大山区,被称为不毛之地,且属少数民族居多,文化落后,经济极不发达,常有少数民族不满汉族官吏的欺压举行起义、占山为王,因此战……[详细]
  闽粤会馆——闽粤会馆,又名天后宫。它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一个在此经商无后代的薛姓老者花银数千两独资修建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会馆按福建漳州一带的天后宫建造,坐西朝东,西为正殿,东为前殿,南北为厢楼,正殿中央塑妈祖像一尊,供南来北往的商家大贾们祭祀、供奉。前殿与正殿连为一体,气势恢宏。会馆高墙碧瓦,墙上彩绘古朴精美,……[详细]
  东寨飞山庙——唐末五代时期,侗族社会从原始氏族社会直接跨越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而以血缘为基础,以地缘为纽带的款组织也正式成型并得到长足发展,达到了极盛时期。这时期侗族“飞山王”杨再思经营飞山时,偏安乱世,维护一统,既不称王、也不称霸,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团结和睦、融合发展,得到了中央政权的认可,形成了历代备受推……[详细]
  景区里有体量宠大的吊脚民居,都是源于百越“杆栏”木结构建筑,俗称吊脚楼。景区里的这种吊脚木楼,代表了侗族群众生活起居的居住文明,侗族的房屋吊脚楼都是用杉木建造的,它和风雨桥、鼓楼一样都是侗族木构建筑艺术的代表。这种房屋一般为三层,有的两层,有的四层,其中的二楼、三楼的外柱向外挑出数尺,用作走廊或都扩大居室面积,这样整栋……[详细]
  岩寨鼓楼——岩寨老鼓楼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1932年曾经做过一次大修。2005年,为了增强村民的内聚力,在原老鼓楼的基础上扩大修建一座新鼓楼。该鼓楼高近三十米,檐层15层,由四根主柱和十二根衬柱组成。……[详细]
  平寨鼓楼——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鼓楼面阔三间,是中间重檐的悬山顶形式。这是侗族鼓楼建造的最初形态,是目前三江境内保存较为古老的鼓楼之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平寨动工兴建新的鼓楼,它占地169平方米,高约25米,共17层檐,总造价约150万人民币,是一座独柱鼓楼,比2006年建成的岩寨鼓……[详细]
  马安鼓楼——四边形7层檐,楼高12.6米。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985年进行过维修。该楼边数的偶数与檐层的奇数相结合,体现出侗族建筑阴阳和谐的原始宗教观念。门楣上的乾坤卦反映了侗族社会追求天地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一面牛皮鼓架在鼓楼和正中,说明这是击鼓号令众人的地方。楼塔顶上装饰着吉祥的葫芦宝串,象征着鼓楼在保佑村寨的吉祥……[详细]
  普济桥——又名孝庙桥,建造于明正德年间(1505——1521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该桥是景区中唯一保全有关公、文曲星、魁星和土地神四种宗教元素的桥梁。它连接岩寨和大寨,桥长50多米,宽4米多。桥架主体为五段三层交岔衔接而成,纵向使用135根条木,其中两端的四根“地龙木”直径达到85公分。整座桥设计合理,不仅……[详细]
  合龙桥——位于岩寨和平寨的交界处。始建于1814年,至今已有二百年历史,是景区内又一座古桥。曾被洪水冲毁三次,现存桥为1941年修复。该桥顶部有青白二龙戏珠,象征着双龙共同守护村寨,同时也记录当年建桥时,由当地两位有名的木匠分别从桥两头开始修建,然后在中间对接的史实。桥长42.8米,宽3.78米,水面至桥廊高9米。桥上……[详细]
  马安——地处林溪河河道曲折迂回处的左岸。这里因常年河水冲击、泥沙淤积,形成一个山间坝子。坝子东面靠山,从山脚下伸出一片形如“马鞍”的平坦之地,马安寨就建在这个坝子上。全寨农业以水稻为主,种植有杉木、油茶树等。鸟瞰马安寨,村落犹如座落曲水三面合围的半岛上,与周围的田园形成辐射状,民居团状式聚集在中间。鼓楼立于坝子中心突起……[详细]
  岩寨——三面环山,东南面为林溪河,地势北高南低。来自西南面的小溪从山间穿过,在寨北折转向东南,穿寨而过江入林溪河。这条小溪将寨子分东西两区,溪东两水之间的三角地带为寨子的东区,是岩寨原先寨子的范围,其东西两侧以溪河为湟濠,北面靠山处原有防卫的寨墙,现只有两座寨门尚存。东区在林溪河边建有老鼓楼,鼓楼建在硬石块垒砌的陡坎上……[详细]
  平寨——平寨位于林溪水河北岸,一道伸向林溪水河的山岭是村寨南端的屏障,另一座耸立的小山丘则将平寨与大寨做分隔开来。两山之间的平川吃不开哑铃状,一条小溪从东西向流过,最后汇入林溪河,平寨子的民居主要位于这条小溪以北,集中于小溪水与林溪河汇合处。村寨经济以种植糯稻为主,山上林木主要有油茶、茶叶、杉木、樟树、枫树、禾木等。寨……[详细]
  多耶广场始建于2000年,位于县城侗乡大道边上,西连三江鼓楼,东临侗乡鸟巢,毗邻浔江,与老城隔江相望。总面积达3.5公顷。为顺应当地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需要,2010年重新对其进行设计和修整,将周边既有的“山、水、城、林”等景观引入广场,又将“亭、台、楼、阁、门、廊”等侗族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广场设计,打造成一个“民族的广场……[详细]
  月亮街:此街北起古宜大桥东侧,南至三江风雨桥,工程总长2000米,其中步行街300米,设有5个下江码头和全程临江防洪堤,沿街建有57座侗族吊脚楼以及道路、码头、碑廊等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4800万元,其中房屋建造工程达2500平方米,投资3700万元,道路、码头碑廊等配套设施完成投资1100万元。吊脚楼群,青石板路,侗……[详细]
  三江奇石以石坚、肤滑、种多著称于世,特别是红彩卵石,有全红、血红、花红、紫红、斑纹红等,可谓石英缤纷,争奇斗艳,韵味浓郁。其中“三江彩”质地坚硬,石表细腻、温润,是三江石的佼佼者,三江石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后,迅速在海内外奇石届产生轰动效应,成为三江的一张名片。2010年,三江获“中国观赏石之乡”美誉。奇石城内现有奇……[详细]

濮掓稒鍘睠P濠㈣鎷�05000777闁告瑱鎷� 濮掓稒鍨甸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23060002000150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415263
b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