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秦氏节孝坊 位于旧县乡尹村西侧,是一座御敕石坊,清乾隆二年为尹村大户秦暄之妻秦氏而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秦氏节孝坊俗称节孝牌坊,通高10多米,宽12米。由于距黄河近,多年的黄水淤积,使该坊近三分之二埋于地下,现地上只有3.5米。据当地人回忆,上世纪早期,还能在坊下赶马车通过,且能甩开长鞭。该坊由当地石灰石雕刻而成,造……[详细] |
![]() | 龙门连跃坊 位于州城西郊大西门村,为明代进士武之大而立。武之大,字连城,其父为吏,以差遣违误,应笞 。之大时方幼,哀官请代,不允,之大见被笞哀号惨状,痛深切齿,咬落一指,血溢颊至地,尚不自如,问父:“官何笞人?曰:“职也”。又问“官何人为之?”曰:“读书人为之”。因而发奋,成万历二十二年进士,授长子县知县,至右参政,……[详细] |
![]() | 升平人瑞坊 2009年8月,在州城宋街父子状元坊南150米西侧大西门街口,立起来一架叫作“升平人瑞”的牌坊。这架牌坊是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东平州牧(知州)沈维基为百岁寿民王文谟建的。其中“升平”寓政通人和、盛世太平之意,“人瑞”是指人健康、长寿过百岁。在中国这个有着尊老传统的国度,牌坊又被用作尊老优老的标志,……[详细] |
![]() | 阳谷邑城遗址位于旧县乡王古店村东1000米处的山坡上。遗址东西800米,南北900米。据《左传》记载,阳谷邑在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城邑,也曾是齐国名相管仲的采邑。鲁庄公、鲁僖公、鲁文公都曾在此地与齐桓公会盟,鲁季孙行父和公孙归父在此会见过齐桓公。古阳谷邑,北有燕赵,西有魏郑,东有强大的齐国,三面环山,西部临水,具有重要的战……[详细] |
![]() | 郈邑故城位于彭集街道后亭村一带。为春秋时鲁叔孙私邑。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定公使仲由季氏宰,将堕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人封地之城邑即“堕三都”。于是叔孙仇帅师堕郈三尺,即用驷赤为郈宰。该遗址属平原区,今整个后亭村座落在遗址之上,上为堆积沙层,2米-5米以下为文……[详细] |
![]() | 遂城遗址位于接山镇上遂城村南。据《左传》等史书记载,商汤灭夏,封虞舜之后于遂,始建遂国,战国时为鲁之附庸,国人四姓,即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春,为平宋国之乱,鲁、齐二国会于北杏,因曾遭齐人侵害,遂人不至,后终被齐国所灭。遂城遗址属山间台形地,东西450米,南北350米。文化层堆积厚……[详细] |
![]() | 鄣城故城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接山镇鄣城村及周围地带,南临大清河,北端有泰东公路穿过。故城遗址面积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650米,文化层的中心部位被整个鄣城村所压。村东、村北由于动土较多,从地下50至80厘米深处发现有很多板、筒瓦残片和罐、瓮、盆残件,据考证,大多数器物为秦汉时期的遗物。鄣城,是东平县地方志有……[详细] |
![]() | 无盐故城位于东平街道无盐村南。西周、春秋时为宿国地,战国时置无盐邑;秦至北魏为无盐县治。历史上这里养育了著名的女政治家钟离春,而著名的汉代战争“无盐大捷”也发生在此地。故城遗址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00米。钟离春是齐国无盐邑人,相貌丑陋,但她素有大志,胸有良谋。当时赵国入侵齐国,而齐国朝政腐败,国势日渐衰退,钟离春看……[详细] |
![]() | 须昌故城须昌为商周至宋时故城。唐代称郓州,后唐称须城,位于东平县的西部。金山东南,土山以东,埠子村旧址以西。现位于东平湖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商代,须昌曾为东平境内须句国的国都,秦时置须昌县属薛郡。西汉属东郡,东汉属东平国。西晋,东平国都由寿张迁至须昌,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南北朝北齐时,废东平郡,须昌县移治宿城。隋开皇十……[详细] |
![]() | 东平国故城位于东平街道宿城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300米。城址的西北角、东南角和东北角还有残存的汉代城墙。特别是西北角的城墙,高度在3米以上,东西长180米,宽15米,现夯土层、柱洞十分明显,为研究汉代城池建筑工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城址内残砖碎瓦和石质、陶质建筑构件随处可见。……[详细] |
![]() | 千年古城—州城位于东平湖畔,始建于宋咸平三年(1000年)。时因黄河决口,水淹郓州城(今东平埠子坡),知州姚铉奉旨移建于今址。这里地处古济水、汶水和运河交汇的地区,是历史上南北水路的咽喉,北通燕赵、南控江淮,风物繁华,商贾云集。宋、金先后为郓州、东平府及须城县城,元为东平路城,明清为东平州城,民国至1982年为东平县城……[详细] |
![]() | 龙山书院始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3年),址在府治东三十公里处龙山。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东平知州普尔泰重修书院,并将书院移建于州城牌坊街路西马公祠旧址。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又移建于书院街路北(今东平一中校址),规模宏敞,有讲堂、斋室、伙房、宿舍、办公房、藏书阁等房舍百余间。光绪二年(1876年),又在书……[详细] |
![]() | 旧县三村遗址位于旧县乡旧县三村东南的霸王墓周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山坡台形地,长80米,宽150米。土质为粘土、冲积沙土的混合土,呈灰褐色。从南面东西向大山水沟冲刷断面上观察,文化层厚约6米,南部被山水冲刷比较严重,暴露物十分丰富,其中有:蚌片,少量瓮罐残片和其它陶片。东侧有一土建民房,墙壁上布满许多蚌片和陶片。……[详细] |
![]() | 屯村铺遗址位于旧县乡屯村铺村东北1.5公里、洪顶山之间的东风水库内。其范围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至200米不等,基本为呈扇形的台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三面环山,长年经受山水冲刷,遗留文化层很少,暴露物十分丰富,大部分都被冲到西大坝内。特别是当时东风水库及拦水大坝的修筑,对遗址占压,破坏较为严重,因而使遗址面积……[详细] |
![]() | 朱桥遗址位于老湖镇朱桥村东侧。整个遗址座落在土坡岗上,为一高出四周的台形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发掘,确定为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1961年《考古》杂志第二期)。该遗址由于靠近村庄,村民整地建房对其破坏比较严重,文化层已暴露出地面,其范围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详细] |
![]() | 丁坞遗址位于大羊镇丁坞村西北处,是东平县比较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约2.4万平方米,属山坡台形地。从断面观察,文化堆积厚约1米-2.5米。土灰褐色,内包含有红烧土块。从文化层内的包含物看,上层为龙山文化层,下层为大汶口文化层。地表露出物主要有夹沙红陶鬲足、夹沙灰陶瓮罐残片和灰黑陶罐残片等。从捡……[详细] |
![]() | 泰安老街位于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南片区中心地带,由泰安市旅发集团开发运营。街区巧妙融合10栋独体建筑,构筑了一个集“古韵悠长、生态和谐、休闲惬意、民俗风情”四大特色于一体的商业民俗文化街区。街区内,广场开阔、水系环绕,特色餐饮、民俗民宿、直播电商、网红小吃等多种业态交相辉映,商品与服务琳琅满目,为游客提供了“吃、住、娱、……[详细] |
![]() | 大宋不夜城夜回东京梦华,古城一眼万年说到古风街区,谁不喜欢山东的大宋不夜城。这里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宋朝的风雅气息,雕梁画栋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身着古装,轻抚古琴,定格一张古典美人的照片,让人一眼千年,梦回宋朝的烟雨江南。白天的东平大宋不夜城,褪去了夜晚的璀璨灯火,却在日光下展现出另一番温婉古朴的风貌。不夜城内还有……[详细] |
![]() | 泰山秀城·老街是《山东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中的重点文旅项目、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泰安市标旗文旅项目,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题业态,以主题演艺为核心、沉浸游乐体验为辅助、二消产品为延伸的演艺和娱乐度假休闲街区。泰山秀城·老街在展现传统泰山元素的同时,结合“二十四节气”进行设计建造,与泮河的流动景……[详细] |
![]() | 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所立,俗称“祥符碑”。碑高8.2米,宽2.3米,碑阳刻文2319字,字径5厘米,由翰林学士晁迥撰文,翰林侍诏、朝散大夫尹熙古篆书碑额并书写碑文。碑文首先借助泰山的神威,对北宋王朝极尽歌颂之能事,叙述了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封禅泰山和四年内不断晋封泰山神的经过,鼓吹赵恒……[详细]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415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