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 谢池巷池上楼位于鹿城区谢池巷,系纪念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而建。谢灵运(385-433),东晋明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才思俊逸,开我国山水诗之先河,永初三年(422),任永嘉太守,携眷来郡,建有“池上楼”。明万历《温州府志》卷18有关谢氏古迹有池上楼、谢公楼(在拱辰门上,谢灵运游适之地),读书堂(在旧郡治,谢灵运读书处)…… [详细] |
 | 澄鲜阁与谢公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西端。刘宋永初三年(422)七月十六日,太守谢灵运抵永嘉郡,常登拱辰门上谢公楼遥望江天,政暇频游江心孤屿。澄鲜阁原名“水陆阁”,号称“江上楼”;北宋崇宁元年(1102)创建,明正统间重建。万历十九年(1591)重修时,为纪念谢公,取其“空水共澄鲜”之意,易名“澄鲜阁”。今阁为清…… [详细] |
 | 鹿城白马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解放南路214号。鹿城白马殿原名英济庙,俗称白马庙,相传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乘白马来温赈饥,郡民建庙崇祀。整体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建于清中期。由山门、正殿、前抱厦、戏台、观音楼等组成回廊式合院。山门为五间两层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底层正面砖砌墙面开三圆拱门洞,用实木板门,二层前廊设有木栏杆。戏…… [详细] |
 | 程奕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岙底村龟山西麓,坐南朝北。墓葬为块石砌圈椅式,上下三坛,墓前正中设一卵石砌甬道。墓室略上拱,内外两层块石砌墓圈。三坛祭坛平面均呈八字。第一坛立面左右有程奕后代墓碑两方,为清代。第二坛正中立任道逊书写的墓志铭,青石材质,残损,须弥座底座。第二坛与第三坛间中部设两级踏步,第三坛与甬道间设三…… [详细] |
 | 程氏古民居-圣旨碑、义官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岙底村。圣旨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岙底村中部。圣旨碑外亭子,原为砖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现为水泥质,1996年重建,六角攒尖顶。岙底村圣旨碑现基本保留原貌。青石材质。碑体立面上圆下方。正面上部居中有“圣旨”二字,下为“旌表程奕/尚义之石”及立碑人,字体均刻楷…… [详细] |
 | 溪西南侧程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平山村,程让平祖居南侧。建于清晚期。坐西朝东,由门台、正屋、厢房组成合院式木构建筑。门台为砖木混合结构,单开间,悬山顶,山墙砖砌抹灰。进深三柱。板瓦灰脊,脊上灰塑卷草纹。围墙与门台相连接,呈内凹形,下部块石垒砌,上部砖砌抹灰。北厢房为三间两层木构建筑,硬山顶,前带腰檐,底层带…… [详细] |
 | 溪东程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和平村。该建筑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由门台、厢房、正屋组成合院式建筑。门台为单开间木构建筑。悬山顶,山墙由砖砌抹灰。进深三柱,上设覆斗天花。屋面铺小青瓦,脊上灰塑卷草纹。围墙与门台相连,下为块石垒砌,上为砖砌,比较完整。前院厢房为三间二层木构建筑。前带腰檐,底层前带廊,立面为板壁…… [详细] |
 | 最胜寺位于郭公山东麓,望江东路西端以北。寺宇坐西朝东,依山起势,由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千佛殿和两侧厢房及围墙组成合院式木构建筑。山门位于最东侧,坐北朝南,为单开间歇山顶木构建筑。正中为“最胜居士林”青石匾额,左右青石楹联,内藻井出二跳,小筒瓦屋面,大吻兽。山门南为台阶。金刚殿、大雄宝殿位于同一轴线上。金刚殿面阔三间…… [详细] |
 | 籀园位于鹿城区九山湖滨胜昔桥畔,温州学界为纪念孙诒让而建,由籀公祠和籀园图书馆组成,1916年落成。1919年称温属图书馆。青田杜师预篆书旧温属六县联立籀园图书馆题额。大门上青石刻有南通张搴书籀园2字。籀公祠3间,坐西朝东,为五间歇山顶建筑,明间抬梁式梁架结构,次间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四面回廊,悬山顶木构建筑。图…… [详细] |
 | 宴公殿巷中国银行温州支行旧址位于晏公殿巷16号,建于1935年。坐北朝南,为十二间三层(局部四层)楼房,通面阔37.4米,进深11.8米,底层为店门,二、三层为办公区,建筑立面为典型的商业装饰风格,设平拱窗和平窗,线条分明,壁柱上有建造纪念的字匾。解放前为中行行址,中国银行系民国元年改组大清银行而成立。民国三年(191…… [详细] |
 | 叶文定公祠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金锁匙巷社区金锁匙巷19号,为纪念叶适而建。始建于清康熙九年,原在松台山北麓,清光绪八年迁至今址。祠为民居式平房,二进三间,坐南朝北,面阔9.6米,进深22米,穿斗式单层硬山顶木构建筑,阴阳合瓦。门厅面阔三间,正面为青砖墙面,明间为对开木质大门,次间各开一窗。门厅青石横额阳刻纂字“宋吏部…… [详细] |
 | 州治旧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广场路社区广场路76号广场路小学内。现存门台与警报塔。坐北朝南。门台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面阔五开间,为二层砖砌五殿顶形式结构建筑。一层明间敞开,为拱门,是旧址的出入口。各间均用砖柱。屋面檐口饰件具有民国前期风格。警报塔高七层,为砖砌四面台结构。第一至第六层砖砌墙体,四面均开窗。第…… [详细] |
 | 横井位于鹿城区横井巷52号宅前。横井始凿于晋太宁年间(323-326),为温州旧城二十八宿井之一,今井重建于元至正庚寅年(1350年)。井栏呈六角形,为六块青石板合榫作成,外侧刻有几何及花纹,内侧三块青死灰上刻有纪年铭文。井壁用青砖错缝平铺成圆筒形,内径约1.45米。横井井水由华盖山潜水供给,从井底岩石缝中靠自流涌出,…… [详细] |
 | 松台山松台山上、下井即山巅仙人井和东麓八角井及三牌坊古井,是晋太宁间建郡城时“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的三井。上井:仙人井。井栏圆形,大块花岗岩凿成,栏壁镌记年文“道光己已冬松台仙井梅铨书”,内径0.94米,深约4.5米。梅铨,字鉴亭,乾、嘉间永嘉人,梅楫侄孙。善书、画,与楫、梅大显、梅超英号称“永嘉四梅”。松台山三井(含…… [详细] |
 | 瞿屿陡门,俗称“下陡门”,遗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黎明街道上蒲州村下陡门自然村,杨府山东麓。据村民介绍,瞿屿陡门在20世纪80年代被村民填埋于地下,修造晒谷场。直到2010年6月底,在山下河贯通工程一期工程施工现场被发现。2010年8月,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配合市水利局“山下河贯通工程”建设,对杨府山东麓的瞿屿陡门进行清理…… [详细] |
 | 沧河巷金宅,亦作沧河巷金沛树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仓桥社区沧河巷26号。坐北朝南,临街而立,由门屋、厢房、正屋等组成合院式建筑。原有三进,第三进被改建。门屋面阔五间,进深约7.2米,为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南立面为巴洛克风格。石英砂抹面,青石台基,内八字型门台嵌于墙,半圆形拱券大门罩,二层窗罩均做有卷草纹。北…… [详细] |
 | 江心屿东、西塔位于江心屿东西两屿山巅。东塔建于唐咸通十年(869),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后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重建。塔身巍峨,高30余米,六面七层,砖木结构,每层塔面有一莲花形佛龛,-走廊,飞檐重叠,高阁流丹,可由扶梯直上塔巅。登高远眺,瓯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清光绪二年(1876)温州辟为商埠…… [详细] |
 | 江心屿浩然楼位于鹿城区江心屿文天祥祠东侧。楼原址在文天祥祠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建移今址。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记载,取意文天祥《正气歌》中的“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而命名。一说楼名“浩然”,从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句;一说因唐朝山水诗人孟浩然曾游江心屿,是为纪念他而建的。清乾隆五十九…… [详细] |
 | 温州天主教总堂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周宅巷38号,建于1888年,由国籍神父傅貌禄设计监造,为温州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教堂朝向不拘于西方教堂面西的惯例,按照日照和通风特点,采取坐北朝南,由保禄大堂、圣心堂、神父楼、圣母亭、波兰楼等组成。教堂以位于西面的保禄大堂为主要建筑,大堂坐北朝南,主立面竖向线条坚挺有力,桩墩粗壮,纵…… [详细] |
 | 夏承焘旧居位于登选坊66号,由门屋、正屋、厢房组成合院式建筑,整体坐北朝南。门屋面阔五开间,为一层硬山顶砖木混合结构,屋面铺小青瓦。门屋明间为过道。前院有两厢,东厢改变更多。西厢为三间一层硬山顶木构建筑。正屋为五间一层木构硬山顶建筑,层高高于门屋,带前廊,明间进深七柱十三檩,屋面铺小青瓦。后院有两厢,西厢为后建。东厢为…… [详细]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