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庙镇 | 隶属:岳池县 |
区划代码:511621105 | 代码前6位:5116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X |
长途区号:0826 | 邮政编码:638600 |
辖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4万人 |
人口密度:69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白玉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社区原办公阵地位于白玉街,故而得名。1988年3月,设白庙乡老街居委会。2003年10月,改设白庙镇白玉社区。…[详细] |
六角丘社区 | ~002 | 乡中心区 | 东汉时,匈奴之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斩将王,总称六角,这里形容山形六角;六角丘指有六个角的小山。…[详细] |
黄莲桥村 | ~201 | 村庄 | 古时修建此桥,因抬运石料路远,苦似黄连,得名黄连桥,后演变为黄莲桥,村以桥名,故名。…[详细] |
玉皇沟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境内建有玉皇庙的山沟,故名。1949年前为白庙乡第八保。1950年为白庙乡八村。1957年合作化时期为白庙乡新建公社。文革期间为红卫公社四大队。198…[详细] |
长深沟村 | ~204 | 村庄 | 长且深的山沟,故名。1949年前为白庙乡第四保。1950年为白庙乡四村。1957年合作化时期为白庙乡劳动公社。文革期间为红卫公社五大队。1981年地名…[详细] |
郭家坝村 | ~206 | 村庄 | 此处地形为浅丘带坝,明末清初大多数居民姓郭,故名。…[详细] |
陆墙院村 | ~208 | 村庄 | 陆家绘有奇花异草、鸟兽虫鱼的院墙,故名。…[详细] |
白龙桥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据传,桥竣工时,恰遇骑白龙马的人过的桥,故名。…[详细] |
杨柳村 | ~211 | 村庄 | 从前此地是柳树林,林旁开设的一家纸蜡铺,故名。…[详细] |
安家观村 | ~213 | 村庄 | 安家观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观名为名。…[详细] |
安宁寺村 | ~215 | 村庄 | 寓意居民安宁祥和的寺庙,故名。1949年前为杨柳乡第三保。1950年为杨柳乡三村。1957年合作化时期为杨柳乡火星一社。文革期间为电光公社六大队。19…[详细] |
舞凤山村 | ~216 | 村庄 | 传说,从前有两只凤凰常在山上翩翩飞舞,故名舞凤山,村以山名,故名。…[详细] |
冬笋沟村 | ~217 | 村庄 | 盛产冬笋的山沟,故名。1949年前为杨柳乡第五保。1950年为杨柳乡五村。1957年合作化时期为杨柳乡光明四社。文革期间为电光公社八大队。1981年地…[详细] |
郑家村 | ~218 | 村庄 | 境内有郑姓修建的桥,故名。1949年前为北城镇第十三保。1950年后为郑家乡一村。1957年合作化时期为郑家乡大力一社。文革期间为锦山公社一大队。19…[详细] |
鲁班迹村 | ~220 | 村庄 | 据传,鲁班过路坐过的石头留下了痕迹,故名。…[详细] |
瞿家店村 | ~221 | 村庄 | 瞿姓家族开的香蜡纸烛店,故名。1949年前为北城镇第十八保。1950年为郑家乡四村。1957年合作化时期为光辉公社。文革期间为锦山公社四大队。1981…[详细] |
三教寺村 | ~224 | 村庄 | 清嘉庆时期,儒、释、道三教共修的寺庙,故名。…[详细] |
粽粑村 | ~226 | 乡中心区 | 清道光年间,此地是岳池至南充要道,因设有卖粽粑的店铺,故名。村以店名,故名。…[详细] |
盘龙村 | ~227 | 村庄 | 境内有座盘龙寨,村以寨名,故名。1949年为粽粑乡四村。1955年为工农十二社、十三社、十四社、十五社为四支部。1966年文革时为承生公社四大队。19…[详细] |
画龙村 | ~228 | 村庄 | 境内有画在山岩上的龙,故名。1949年为粽粑乡六村。1955年为电光公社七大队。1966年文革时为粽粑公社六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粽粑公社画龙大…[详细] |
金龙寺村 | ~229 | 村庄 | 境内从前一寺内佛殿柱上刻有双龙抱柱,并用赤金贴身,故名金龙寺,村以寺名,故名。…[详细] |
合兴村 | ~230 | 村庄 | 此地早年有杨、何两家合伙开店,生意兴隆。后投资扩建为场,故名合兴场,村以场名,故名。…[详细] |
桐麻山村 | ~231 | 村庄 | 上面种桐,下面种麻的山,故名。1949年为合兴乡二村。1957年为合兴乡前锋社。1966年文革时改为合兴公社二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齐心公社桐麻…[详细] |
皂角树村 | ~232 | 村庄 | 早年,此院门前有一棵皂角树,长的很高大而得名,故名。…[详细] |
大龙山村 | ~233 | 村庄 | 岳池十景之一,形似巨龙的山峰,故名。2020年5月蒋家院村、姚石桥村合并设立大龙山村。…[详细] |
地名由来:
白庙镇因境内东狱寺庙宇的墙用石灰粉刷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11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白庙镇为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14年3月,被命名为2013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基本介绍:
岳池县辖镇。1921年建白庙乡,1958年改电光公社,1961年析建白庙公社,1966年改红卫公社,1971年复白庙公社,1984年复白庙乡,1992年郑家、杨柳2乡并入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4.4万。川鄂公路和白张公路过境。辖灯银桥、黄连桥、新店子、玉皇沟、长深沟、九洞桥、郭家坝、李家店、陆墙院、金竹沟、白龙桥、杨柳、山乐寨、莲花台、安家观、三溪口、安宁寺、舞凤山、冬笋沟、郑家、龙音寺、鲁班迹、翟家店、李白寺、拱桥、三教寺、菊花、天陈寨28个村委会和老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电瓶、制砖瓦、酿酒、加工等厂和运输、服务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特产银丝米
文化旅游:
古维新墓位于岳池县白庙镇瞿家店村1组,年代为清代。2019年3月21日,古维新墓被公布为广安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古维新墓为中心,向四周各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
历史沿革:
清朝,属岳池西关乡新修文上一、二里。
民国初,名白庙场,属西关乡。
民国十年(1921年),设白庙乡,属第一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西城附区、第二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粽粑、杨柳2乡并入,属第三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粽粑、杨柳2乡析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五指导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五区。
1950年10月,属第二区。
1956年11月,属城郊区。
19
区划: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白庙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