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泥朵镇 | 隶属:色达县 |
区划代码:513333103 | 代码前6位:51333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V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6600 |
辖区面积:约1260.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000人 |
人口密度: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格则村 | ~202 | 村庄 | 藏语,意为“部落先祖之名”。格则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民委员会于2002年由色达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棒须村 | ~205 | 村庄 | 藏语,意为“部落先祖之名”。棒须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民委员会于2002年由泥朵乡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拉加村 | ~206 | 村庄 | 藏语,意为“部落先祖之名”,居住地的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详细] |
方仓村 | ~208 | 镇中心区 |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狼居住的地方,自古这里狼群聚集,被藏族群众视为祥瑞之地”。…[详细] |
恰家村 | ~209 | 村庄 | 恰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查哈尔呷玛村 | ~210 | 镇中心区 | 查哈尔呷玛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上若撒村 | ~211 | 村庄 |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部落先祖之名及位于上面的村”。…[详细] |
中若撒村 | ~212 | 村庄 |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部落先祖之名及位于中间的村”。…[详细] |
下若撒村 | ~213 | 村庄 |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部落先祖之名及位于下面的村”。…[详细] |
东然一村 | ~214 | 村庄 |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部落先祖之名及排序第一的村”。…[详细] |
东然二村 | ~215 | 村庄 |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部落先祖之名及排序第一的村”。…[详细] |
克果一村 | ~216 | 村庄 |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部落先祖之名及排序第一的村”。…[详细] |
克果二村 | ~217 | 村庄 |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部落先祖之名及排序第二的村”。…[详细] |
地名由来:
藏语意为泥曲河上游。
荣誉排行:
2020年5月,泥朵镇被确定为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9年12月,泥朵镇入选2019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基本介绍:
色达县辖乡。1960年置普吾乡,1975年改公社,1980年置银多乡,1984年更名泥朵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城135公里。面积1260.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普约、东然、棒须、拉甲、克果、若撒、格则7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主要饲养牦牛、绵羊、山羊。境内盛产虫草、贝母、知母、雪莲花等中药材。
历史沿革:
1960年,泥朵镇境域设普吾乡。
1975年,乡改公社。
1980年,改为银多乡。
1984年,更名泥朵乡。
2020年,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