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甘孜州 > 康定市 > 麦崩乡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麦崩乡

[移动版]
地名:麦崩乡隶属康定市
区划代码:513321205代码前6位:513321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川V
长途区号:0836 邮政编码:626000
辖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000人
人口密度:2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为舍村~201村庄
藏语,意为“靠近”,故名。解放前属鱼通乡第五保,解放后19582年为麦崩村。1955年为麦崩社,1959年为麦崩一生产队,1966年改为红星一队,19…[详细]
日央村~202村庄
藏语,意为“地形较平坦,居住集中”,故名。…[详细]
敏迁村~204村庄
敏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磨子沟村~205乡中心区
此地沟上建有一磨房。解放前属鱼通乡第五保,解放后1952年为磨子沟村,1955年为磨子沟社,1959年为磨子沟生产队,1966年改为力新生产队,197…[详细]
昌昌村~206村庄
藏语,意为“佳音,传递好消息地方”,故名。…[详细]
瓜达沟村~207村庄
瓜达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厂马村~208村庄
藏语,意为“从山下到山顶都是不平不陡的中间地形,像木面槽形”,故名。…[详细]
含泥村~209村庄
鱼通话,意为“风景很好的高山”,故名。解放前属鱼通乡第五保,1952年为上火地村,1955年为上火地社,1959年为上火地生产队,1966年改为先锋队…[详细]
下火地村~210村庄
境内的土地属于火烧后形成,故名。解放前属鱼通乡第五保,解放后1952年为下火地村,1955年改为下火地社,1959年改为下火地生产队,1966年改为解…[详细]

地名由来:

据传很久以前,大渡河边的村民到此打猎,休息时不慎将谷物洒落在石缝里。第二年重游此地时发现小麦长势很好,故得名为“麦崩”。

荣誉排行:

2019年12月,麦崩乡入选2019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基本介绍:

康定县辖乡。1952年置麦崩乡,1966年改红星公社,1975年更名麦崩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7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为舍、日央、高悟、敏千、磨子沟、昌昌、瓜达沟、厂马、含泥、下火地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黄豆。牧业多为牛、马、羊、猪,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苹果。

文化旅游:

鱼通土司官寨

鱼通官寨位于康定市麦崩乡为舍村和日央村,距康定市50公里。这里气候宜人,生活着一支充满神秘色彩的被称为“贵羌”的藏族特殊族群,他们大多居住在木石材质、飞檐雕梁,堪称“活化石”的传统建筑里,如

历史沿革:

1952年,设麦崩乡。

1966年,改为红星公社。

1975年,更名麦崩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以下地名与麦崩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