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蟠镇 | 隶属:嘉陵区 |
区划代码:511304111 | 代码前6位:51130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R |
长途区号:0817 | 邮政编码:637500 |
辖区面积:约28.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76万人 |
人口密度:6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场垭口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解放前根据地形三边都是沟,居住在岭上取名甘草岭,此地是场镇入口处。…[详细] |
王家店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即王姓商人在此开店。1982年成立龙蟠镇居委会,后来场镇人口增多,于2013年申报区政府批准划分为场垭口社区、王家店社区居民委员会。2020年4月,蟠…[详细] |
集凤社区 | ~004 | 村庄 | 此地原有凤凰栖息,寄寓天下太平,吉祥和谐,社会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富足,现,故名。…[详细] |
礼乐社区 | ~005 | 村庄 | 场镇上的清代寺院“礼乐院”,非常重视礼乐。…[详细] |
桃园社区 | ~006 | 村庄 | 此处原种植有桃树,故名。2012年划三元村1、2、3、4组与水堰口村1组合并成立玉印社区。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随桃园乡并入龙蟠镇,后更名为桃园社区…[详细] |
大柏山村 | ~204 | 村庄 | 大柏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丰乐院村 | ~206 | 村庄 | 境内曾有一座庙宇,因菩萨灵验,香火旺盛,当地风调雨顺,寓意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平安喜乐。…[详细] |
司南垭村 | ~210 | 村庄 | 两道山梁交汇处,一个山垭口两边临近深沟(贾家沟、螺丝沟),垭口正中生长着一棵百年黄桷树,枝丫分南北。…[详细] |
鞍子山村 | ~212 | 村庄 | 指像鞍子形状的山。原为十二大队。1981根据南充府发(1981)字第178号文件,更名为鞍子山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详细] |
任家坝村 | ~213 | 村庄 | 即任姓家族聚集在此坝。原为十三大队。1981年更名为任家坝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任家坝大队,设立任家坝村。2020…[详细] |
高坪宫村 | ~214 | 村庄 | 有一座寺庙修建在很高的山地上。原为十四大队。1981年更名为高坪宫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高坪宫大队,设立高坪宫村。…[详细] |
大山山村 | ~215 | 村庄 | 指当地的山层峦叠嶂,山峰多而高大、险峻。…[详细] |
石板被村 | ~217 | 村庄 | 指用石板作为材料来盖房。原为一大队。1981年更名为石板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石板大队,设立石板被村。2013年8…[详细] |
红瓦房村 | ~218 | 村庄 | 此地房屋都是铺的红色的瓦,经群众约定俗成,称此地为红瓦房。…[详细] |
长被嘴村 | ~221 | 村庄 | 该地地形连绵起伏。原为五大队。1981年更名为长鼻嘴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长鼻嘴大队,设立长鼻嘴村。后改为长被嘴村…[详细] |
高桥坝村 | ~226 | 村庄 | 此地坝上曾修建有一座高大的桥。原为十大队。1981年更名为高坝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高桥坝大队,设立高桥坝村。20…[详细] |
牛头寺村 | ~228 | 村庄 | 一座像牛头的山朝着寺庙方向。原为十二大队。1981年更名为牛头寺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牛头寺大队,设立牛头寺村。2…[详细] |
冷水沟村 | ~232 | 村庄 | 在山沟中的井水冰凉刺骨。原为三大队。1981年更名为冷水沟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冷水沟大队,设立冷水沟村。2019…[详细] |
铜钢铺村 | ~235 | 村庄 | 有炼冶铜铁的店铺。原为六大队。1981年更名为铜钢铺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铜钢铺大队,设立铜钢铺村。2019年行政…[详细] |
下张村 | ~236 | 村庄 | 即境内张姓村民较多。下张村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上西城村 | ~238 | 村庄 | 上西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家山村 | ~242 | 村庄 | 赵氏人家原为十三大队。1981年更名为赵家山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赵家山大队,设立赵家山村。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详细] |
水堰口村 | ~246 | 村庄 | 位于水堰的出入口处。原为四大队。1981年更名为水堰口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水堰口大队,设立水堰口村。2012年将…[详细] |
下院山村 | ~248 | 村庄 | 即山下有寺院的地方。原为六大队,1981年更名为下院山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下院山大队,设立下院山村。2019年行…[详细] |
胥家沟村 | ~250 | 村庄 | 胥姓人家聚居在此地山沟中。原为八大队。1981年更名为胥家沟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胥家沟大队,设立胥家沟村。201…[详细] |
石膏嘴村 | ~253 | 村庄 | 指山口处曾出产有石膏石。原为十一大队。1981年更名为石膏嘴大队。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于1984年撤销石膏嘴大队,设立石膏嘴村。201…[详细] |
地名由来:
龙蟠镇因场镇坐落于山势蜿蜒盘旋、若似蛟龙的蟠龙山侧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6月,龙蟠镇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
2022年2月,龙蟠镇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城市化发展区)。
2022年1月,龙蟠镇被评定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龙蟠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基本介绍:
2019年,撤销集凤镇、礼乐乡、桃园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蟠镇管辖,龙蟠镇人民政府驻正蟠街68号。
龙蟠镇位于嘉陵区西部,距南充市25公里,幅员面积为28.17平方公里。总耕地1.6万亩,辖区内属蓬莱组棕紫泥,土壤养份含量较高,日照期长,雨量充沛,特产丰富。除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以及饲养主畜生猪外,具有代表性的农副产品有柑桔、蚕桑、芦笋、花生、油菜和鸡、鸭、鹅、兔、羊等十多种家禽家畜。16个村基本村村通公路。95年开通程控电话,办理各项电信业务,通信方便。
龙蟠镇位于嘉陵区西部,东连礼乐乡,南接一立镇、大通镇,西依集凤镇,北邻金宝镇、桃园乡,距城区25公里,距达成铁路花
历史沿革:
清朝时,为蟠龙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蟠龙场改为蟠龙乡。
1958年10月,蟠龙乡改为蟠龙公社。
1966年,蟠龙公社更名群英公社。
1974年,群英公社更名蟠龙公社。
1982年,由龙蟠公社改为龙蟠乡。
1984年,由龙蟠乡改为龙蟠镇。
2019年10月,撤销集凤镇、礼乐乡、桃园乡,划归龙蟠镇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