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兴平镇 | 隶属:广安区 |
区划代码:511602105 | 代码前6位:51160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X |
长途区号:0826 | 邮政编码:638550 |
辖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11万人 |
人口密度:58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义兴社区 | ~001 | 乡中心区 | 驻地为义兴场。清末,境内乡绅商议兴场,村以场而得名。…[详细] |
太平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境内太平关,太平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守者容易居住平安,社区以此得名太平社区。…[详细] |
卧龙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据传红花河涨水时,从龙孔庙游出一条龙,游入红花河滩,长卧于此,故名卧龙滩,村以卧龙潭而得名。…[详细] |
龙孔村 | ~205 | 村庄 | 因境内有龙孔坝,村以此坝得名。建国前属复兴乡,1951年改为复兴村,1961年改为九龙大队,1981年更名兴平公社龙孔大队,1984年社改乡为兴平乡龙…[详细] |
丁坝村 | ~208 | 村庄 | 因境内有丁家坝,村以坝得名。建国前属太平乡,1961年改为红旗大队,1980年改为兴平公社丁坝大队,1984年社改乡为兴平乡丁坝村,1992年10月改…[详细] |
新合村 | ~210 | 村庄 | 新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晓钟村 | ~211 | 村庄 | 据传桥头庙内和尚每天拂晓敲钟报时,故得名晓钟。…[详细] |
新农村 | ~215 | 村庄 | 因境内有兴龙寺改为同音新农,取建设新农村之意,故而得名新农村。…[详细] |
吉庆村 | ~217 | 村庄 | 因境内有吉庆庵,村以此得名。建国前属复兴乡,1951年改为凤凰村,1961年改为凤凰、吉庆大队,1971年更名晓钟公社吉庆大队,1984年社改乡为晓钟…[详细] |
文明村 | ~219 | 村庄 | 因境内有文明场,村以场得名。建国前属复兴乡,1951年改为文明村,1966年更名晓钟公社文明大队,1984年社改乡为晓钟乡文明村,1992年10月撤乡…[详细] |
仙鱼村 | ~220 | 乡中心区 | 因境内有“仙鱼桥”,村以桥得名。建国前属义兴乡第1保。1950年改为第1村。1951年改为仙鱼村。1955年改为仙鱼农业社。1958年改名义兴公社仙鱼…[详细] |
坪洋村 | ~221 | 村庄 | 因辖区内地形为坪坝,阳光普照,得名“坪阳”,“阳”与“洋”谐音,村以此坪而得名。…[详细] |
石泉村 | ~222 | 村庄 | 石泉村,由石坡村和玉泉村合并而来,取石坡村“石”字、玉泉村“泉”之而得名,寓意高山流下的玉泉。…[详细] |
华严村 | ~223 | 村庄 | 因境内有“华严寺”,据传此地名曾经装饰华丽,结构严实,村以寺得名。…[详细] |
六合村 | ~224 | 村庄 | 因境内“六合团”,六合团为解放前地方军的一种机构名,村以此得名。…[详细] |
双鱼村 | ~225 | 村庄 | 取原双石村和鲤鱼村“双”、“鱼”各一字而得名。双鱼村。…[详细] |
地名由来:
兴平镇取兴旺平安之意得名。
荣誉排行:
2020年12月,四川省文明委授予兴平镇第五届四川省文明村镇称号。
基本介绍:
兴平镇位于广安区北部,北和东与杨坪乡毗邻,东南与悦来镇接壤,西与岳池县天平镇相连,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495户,总人口21113人,其中农业人口18551人,耕地面积14215亩。
兴平镇属浅丘地势,土壤质地较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2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达300天以上,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栽培。全镇有中、小型水库三座,渠系贯穿15个村,水利条件较好。主产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养殖业主要有:猪、蚕、鱼、家禽;家庭副业以蓆编为主。
全镇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历史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太平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66年,更名战旗公社。
1971年,更名太平公社。
1981年,更名兴平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1992年10月,兴平、杨坪、晓钟3乡合并为兴平镇。
2019年12月,撤销杨坪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兴平镇管辖。
龙安柚:该园种植龙安柚已有百余年历史,唯一幸存的两株老柚树现仍具有较好的挂果能力。几百株直接从老柚树上压条繁殖的柚树正处于盛果期,果实品质极佳。该园产品从1992年至1999年连续五次荣获全国优质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