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棠镇 | 隶属:甘洛县 |
区划代码:513435102 | 代码前6位:513435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W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6850 |
辖区面积:约111.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9700人 |
人口密度:8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海棠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据《越嶲(西)厅志》载,明时都司府内有海棠数株,花开时节,香闻数里,故名。…[详细] |
正西村 | ~202 | 村庄 | 因唐朝时属于清溪古道西面的驿站,故名。1973年建海棠公社,时名镇西。1981年更名为正西村,归海棠镇管辖。2020年将正西村和西桥村合并为正西村。…[详细] |
唐家湾村 | ~206 | 村庄 | 此地居住多为唐姓的农户,唐姓人占全村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故名。…[详细] |
坪坝村 | ~207 | 乡中心区 | 因该村地势较为平坦,故名;后居住和于此地的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详细] |
双马槽村 | ~209 | 村庄 | 因地形西高东低,中间隔着一条小山沟,像两匹马低头吃草的马,故名。…[详细] |
松树村 | ~212 | 村庄 | 因村中有一棵古松树且村子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
三十户村 | ~214 | 村庄 | 解放后确定地名时,该村刚好居住有三十户人家,故名。…[详细] |
蓼坪村 | ~220 | 村庄 | 因地形似蓼叶而得名。1956年成立蓼坪大队。1980年改蓼坪大队为蓼坪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划归海棠镇管辖,将蓼坪村、小河村、腊岱村合并为蓼坪村。…[详细] |
清水村 | ~223 | 村庄 | 因村子座落在山清水秀之地,故而得名。1956年成立清水大队。1980年改清水大队为清水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划归海棠镇管辖,将腊梅村、清水村合并为清…[详细] |
达埔村 | ~224 | 村庄 | 为原达杆依村和腊埔村两村合并后各取一字而得名。…[详细] |
地名由来:
海棠镇因古镇多植海棠花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5月,海棠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凉山州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海棠镇人口数量为.97万人,位列甘洛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位。
基本介绍:
甘洛县辖镇。原属越西县,1942年建海棠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划入 ? 甘洛县,1961年复置乡,1974年再改公社,1984年又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111.2平方公里,人口0.4万。甘(洛)石(棉)公路过境。辖唐家湾、徐家山、正西、西桥、大桥、海棠、东门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运输、商贸等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玉米,兼产核桃、花椒、生漆。牧业以绵羊、山羊、黄牛、猪为主。
历史沿革:
民国时,属西康省越西县三区。
1952年9月,设越西县海棠区海棠乡。
1959年,划归甘洛县。
1973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9月,乡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