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泸桥镇 | 隶属:泸定县 |
区划代码:513322100 | 代码前6位:5133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V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6100 |
辖区面积:约149.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万人 |
人口密度:13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南段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城乡建设分为南北两段,此地居南”,故名。…[详细] |
北段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汉语,为“城乡建设,分为南北两段,此处居北”,故名。…[详细] |
沙坝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汉语,为“城乡建设,居民点集合在一起,故而得名”,故名。…[详细] |
新桥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汉语,为“1970年水泥大桥更名”,故名。…[详细] |
团结村 | ~205 | 村庄 | 根据美好寓意命名。团结合作,故名。1978年设镇,同年命名为团结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咱里村 | ~206 | 村庄 | 汉语,意为“茂盛的草坪”,故名。1978年更名泸桥镇,同年设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
泸桥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汉语,为“泸桥村因清朝康熙(1705年)修建泸定桥而得名”,故名。…[详细] |
沙坝村 | ~210 | 镇中心区 | 土地是由沙子堆积形成的,故名。2007更名为沙坝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
安乐坝村 | ~211 | 镇乡结合区 | 安乐坝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大坝村 | ~212 | 村庄 | 因此地有一处很大的平地,故名。自得名后沿用2020年,2020年撤销大坝街街上村和大坝村并入大坝村。…[详细] |
押卓庄子村 | ~214 | 村庄 | 清朝年间该地设有一个衙门,故名。2007年设押卓庄子村民委员会,2020年和炭厂村合并为押卓庄子村。…[详细] |
瓦窑岗村 | ~218 | 村庄 | 解放前有个烧瓦窑子,故名。在以前大坝东风六队时,在1983年份为挖脚村瓦窑组,然后在2007年分为自然村,也就是现在的瓦窑岗村。2020年与挖脚村和塘…[详细] |
海子环环村 | ~220 | 村庄 | 为“该地名源于山顶有一个海子”,故名。2006年设立海子环环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海子坪村并入到海子环环村。…[详细] |
三岔村 | ~223 | 镇乡结合区 | 三岔村:2020年5月成立,由原三岔、大坪下庄等2村合并而来。辖村民小组3个,幅员面积18.2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6公里,户籍人口167户,567人。…[详细] |
田坝村 | ~224 | 镇中心区 | 原田坝乡有400亩以上的两个坝区,此坝位于大渡河的上游,因此得明田坝,故名。…[详细] |
下田村 | ~225 | 镇乡结合区 | 村委会驻地下面的田坝,故名。2007年以前田坝乡沿河三村统称田坝村,2007年杵坝组、下田组合并成下田村。…[详细] |
紫河村 | ~226 | 村庄 | 在很早以前,有一户姓紫的家族住在这里,门前有一座山,很像一头牛,故名。…[详细] |
木杉村 | ~227 | 村庄 | 以前村子里有一颗很大的杉树,故名。2007年设木杉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与木角村、甘草村合并为木杉村。…[详细] |
磨河村 | ~228 | 村庄 | 境内沿河有几座磨房,故名。2007年设磨河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与上松村、下松村合并为磨河村。…[详细] |
地名由来: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川巡抚在大渡河的安乐(藏语称阿垄)修建铁索桥,康熙帝赐名为“泸定桥”。“泸”指河(修桥时误称为泸河),“定”表示平定“西炉”之乱后泸河一带已安定。“泸桥”之名由此而来。
基本介绍:
泸定县辖镇,县府驻地。1951年属桥头乡,1958年隶泸桥公社,1966年析置城关镇,1978年更名泸桥镇,1985年泸桥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49.9平方公里,人口1.7万。川藏公路过境。辖大坝、挖角、泸桥、新桥、团结、咱里、海子、山岔8个村委会和南街、北街2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水稻。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及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河东镇。
1951年,并入桥头乡。
1958年,属泸桥公社。
1966年10月,析泸桥公社置城关镇。
1978年,更名泸桥镇。
1985年5月,泸桥城关镇与泸桥乡合并为泸桥镇。
2019年12月,撤销田坝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泸桥镇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