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桥铺镇 | 隶属:大竹县 |
区划代码:511724108 | 代码前6位:51172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S |
长途区号:0818 | 邮政编码:635100 |
辖区面积:约49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石桥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石桥铺镇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境内,社区遂借取镇名为名。…[详细] |
新村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解放后新建的村庄。1998年设立石桥铺镇新村居民委员会,2001年12月更名为新村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
兴隆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清朝时期,此地建场时为兴隆场,寓意此地兴旺隆盛,繁荣发达,故名。…[详细] |
汤家营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解放前驻过一个营的部队,其头目姓汤,故取名汤家营。…[详细] |
天桥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此地有较高的跨桥,故名。解放初为三村,1953年更名白鹤村,1958年为白鹤管理区,1962年更名白鹤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为天桥大队。…[详细] |
长青村 | ~202 | 村庄 | 明朝年间,境内修有一长青寨,村名遂借取寨名为名。…[详细] |
绿水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因境内铜钵河河水常年青绿而得名。寓意生机盎然。…[详细] |
周河村 | ~204 | 村庄 | 周河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河名为名。解放后为七村,1953年更名周河村,1958年更名周河管理区,1962年更名周河大队,1983年更名周河村,20…[详细] |
小桥村 | ~205 | 乡中心区 | 因境内原修有一小拱桥而得名。1953年为第二村,1958年成立小桥管理区,1962年更名小桥大队,1983年更名小桥村,2020年5月岩峰村、小桥村合…[详细] |
石柱村 | ~206 | 乡中心区 | 因驻地郑家祠堂立有一大石柱而得名。即用石头修建的柱子。…[详细] |
锁石村 | ~207 | 村庄 | 清朝乾隆年间,此处修建了一座桥,用铁链缠绕并用大锁锁住,称“锁石桥”,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详细] |
指挥村 | ~208 | 村庄 | 清朝年间,境内修建了一座庙,由于发大水,当地官员就在此庙调试、指挥百姓抢险救灾,寓意听从指挥、化险为夷,故名。…[详细] |
铁板村 | ~209 | 村庄 | 境内原有一用铁板铺设的桥梁(即铁板桥),非常坚固,村名遂借此桥为名。…[详细] |
工农村 | ~210 | 乡中心区 | 建国初期,由“工农联盟”而得名。即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联合,紧密团结、共同奋斗之意。…[详细] |
高兴村 | ~211 | 乡中心区 | 寓意高高兴兴奔社会主义之意,故名。1953年为高兴村,1958年更名高兴管理区,1962年更名高兴大队,1983年更名高兴村,2004年5月地庙、高兴…[详细] |
地名由来:
据《石桥铺镇志》记载,石桥铺,原名老龙场,这名字来历源于场镇及周边地形地貌特点——“五龙戏水”之说。后来,因竹梁界牌下有石拱桥、武庙侧有石平桥、打铁街有小拱桥、场前场后有上下平桥,还有远近闻名的高桥和大拱桥,均为石质材料修建,故名“石桥”。随着历史的演进,场镇有了发展,商贸活动也兴旺起来。据说,曾经的大拱桥上修了长长的廊房,廊房上设有铺子,每逢赶集天,生意特别兴隆,久而久之,就称之为“石桥铺”。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石桥铺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石桥铺镇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石桥铺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7月,石桥铺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大竹县辖镇。唐太平县治地,1953年置石桥镇,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石桥铺公社,1983年置乡,1985年建石桥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铜钵河西岸,距县城23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2.6万。318国道过境。辖汤家营、天桥、太和、长青、绿水、周河、四河、安定、复林安、锁石、崇石、青山、指挥、华林、青松、四岩16个村委会和石桥铺、石桥2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煤、建材、酿造、造纸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子,兼产苎麻。养殖业以生猪、家禽、淡水鱼、蚕为主。境内有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采气十一队。
历史沿革:
石桥铺镇古称“老龙场”。
唐属太平县治地。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始称石桥铺。
1953年置石桥镇。
1958年改石桥公社。
1981年更名石桥铺公社。
1983年置石桥铺乡。
1985年建石桥铺镇。
2019年新生乡并入石桥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