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甘孜州 > 丹巴县 > 章谷镇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章谷镇

[移动版]
地名:章谷镇隶属丹巴县
区划代码:513323100代码前6位:513323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川V
长途区号:0836 邮政编码:626300
辖区面积:约18.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万人
人口密度:541人/平方公里
行政驻地:水子一村1组7号
下辖地区:4个社区、8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三岔河社区~002镇中心区
此社区地处小金河、金川河大渡河交汇处,故名。…[详细]
步行街社区~003镇中心区
此社区地处县城中心区,故名。2008年章谷镇成立西河桥和三岔河两个社区,2010年3月为便于管理友成立了步行街社区、五里牌社区。…[详细]
西河桥社区~004镇中心区
此地有一座桥梁“西河桥,故名。1954年民主改革时期便于召集居民学习成立居委会,因为城市扩建人口增多2008年10月由居委会改建为两个社区,西河桥,三…[详细]
五里牌社区~005镇中心区
此处距离县政府有五里路,故名。2010年原驻扎于此的水运处和森工局改制后,由县委、县政府组建五里牌新区,沿用至今。…[详细]
白呷依村~201村庄
根据藏文音译,“白呷依”命名。藏语意为藏民喜爱之地,故名。…[详细]
城关村~202镇乡结合区
此村地处章谷镇县城城郊的村落,故名。1976年命名为城关村,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城市建设需要,城关村土地逐渐被征用,村民沦为失地农民,2004年…[详细]
水子一村~203乡中心区
此处境内水子坝历史上盛产水子米,是盛产水子米的第一个小村,故名。…[详细]
水子二村~204村庄
此处境内水子坝历史上盛产水子米,是盛产水子米的第二个小村,故名。…[详细]
大马村~205村庄
藏语意为“母虎”,故名。1985年更名章谷镇同年设立大马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长纳村~206村庄
藏文音译为“长纳”,故名。藏语意为“零散”,故名。…[详细]
各宗村~207村庄
藏语,意为“美好”,故名。1985年设立各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边古村~208村庄
藏语,意为“神山”,故名。2019年12月年撤乡并镇入章谷镇,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地名由来:

章谷,藏语称“诺米章谷”,意为群岩之首,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设章谷屯,因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章谷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丹巴县辖镇,县府驻地。清设章谷屯,1941年建章谷镇,1956年撤镇,置城厢乡。1980年建城关镇,1985年复章谷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8.5平方公里,人口0.3万。与康定、道孚、金川、小金等县都有公路相通。辖白呷、城关2个村委会和章谷镇居委会。有以采矿、修理、运输、建筑、建材、印刷、食品加工、酿造为主的乡镇企业。境内有省属云母矿、地质队、林业局、水运处。

2019年,将原水子乡水子一村、水子二村、水子三村、大马村、长纳村、各宗村、吉宗村,原东女谷乡纵宁村、俄满村、俄多村,原聂呷乡甲居三村佛爷岩片区,革什扎镇布科村索断桥片区和梭坡乡宋达村黄土坎区域,巴旺乡扎科村大金川河中心线以东集

+查看详细章谷镇概况>>

历史沿革:

秦、汉,为西羌领地。

隋,为嘉良夷地。

唐,置东、西嘉良州,属雅州,后被吐蕃所据。

宋,置东、西嘉良州。

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设革什扎安抚司和巴底安抚司;四十一年,设巴旺安抚司。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巴旺、巴底安抚司升宣慰使司;四十四年,设章谷屯,为懋功(今小金县)屯美诺直隶厅。

民国二年(1913年),康定鲁密章谷24寨连同丹东、

+查看详细章谷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章谷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