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峪贯镇 | 隶属:交城县 |
区划代码:141122103 | 代码前6位:14112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晋J |
长途区号:0358 | 邮政编码:033000 |
辖区面积:约14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9000人 |
人口密度:6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大游底村 | ~200 | 村庄 | 原名游家底,后于大足、河底二寸合并,各取一字遂为今名。…[详细] |
榆郡村 | ~203 | 村庄 | 旧为榆群、榆林,以其地多榆而名。1982年更名为榆郡。…[详细] |
鲁沿村 | ~204 | 村庄 | 明代山东移民建村,山东古称鲁国故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详细] |
青沿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山东青州移民建村,为纪念祖籍而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详细] |
水峪贯村 | ~206 | 镇中心区 | 古为水谷村,清名水浴灌。因地处西冶河而名。新石器时期即有古人类居住。…[详细] |
西冶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古为义泉社,宋代大通铁冶监立西冶于此,故名。…[详细] |
东孟村 | ~210 | 村庄 | 古代,该村为冶铁监采矿工人所居,因四象心切,得名梦家山,后易梦为孟,80年代简称东孟。村民委员会驻东孟,负责东孟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因此而得名。…[详细] |
牛头嘴村 | ~211 | 村庄 | 村庄所处地形如牛首,故名。今迁并古洞道。…[详细] |
芝兰村 | ~215 | 村庄 | 清初为紫兰,其地多生紫草,遂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详细] |
西坡村 | ~216 | 村庄 | 宋代建村,因地处西冶河西侧山坡,遂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详细] |
双龙村 | ~218 | 村庄 | 地处东岔沟河与西冶河二河相交之处。古代以水为龙,故名双龙。…[详细] |
石家岭村 | ~221 | 村庄 | 因该村位于山岭之上,居民又以石姓为多故名。村民委员会驻石家岭,负责石家岭村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因此而得名。…[详细] |
圪垛村 | ~222 | 村庄 | 村庄地处地形较低故名。明清时期,属水北都,1917年属一区四段,圪垛行政村,1941年,晋爰军区第八军分区,卫生处野战医院驻于此,1945年属五区,1…[详细] |
峁底村 | ~223 | 村庄 | 位于山峁之下故名。明清时期,属水北都,1917年属一区四段,1945年属五区,1949年属八区,1986属圪垛乡,1956属寨上乡,1958属钢铁公社…[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地势低,一面依山,三面傍水,河水易灌(谐音贯)而得名。
基本介绍:
"交城县辖镇。1961年建水峪贯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县境东部山区,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0.9万。古吴公路过境。辖大游底、大足底、桃坡、果子山、念子山、背坡、董家圪垛、张家庄、西山头、野珠、龙眼洼、楼子山、牛心、长树、榆郡、吴安、鲁沿、青沿、水峪贯、西冶、西孟、东孟、西沟、大水、前官庄、后官庄、安家沟、石家岭、成家嘴、陈台、梁上、崖上3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建有煤矿、铁矿。古迹有西冶村、水峪贯的宋代冶炼遗址,前官庄的冶工居住遗址。榆群溶洞为旅游地。
".
历史沿革:
1949年,属交城县第三区。
1958年属钢铁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将钢铁人民公社更名为水峪贯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水峪贯镇。
2000年12月,撤并乡镇,将古洞道乡并入水峪贯镇,之后沿用至今。
区划: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水峪贯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