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阳明堡镇 | 隶属:代县 |
区划代码:140923101 | 代码前6位:140923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晋H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辖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01万人 |
人口密度:18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泊水村 | ~200 | 村庄 | 1953年叫泊水村初级社;1954年叫泊水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泊水村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泊水村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南关村 | ~203 | 镇中心区 | 1953年叫南关村初级社;1954年叫南关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南关村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南关村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堡内村 | ~204 | 镇中心区 | 1953年叫堡内村初级社;1954年叫堡内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堡内村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堡内村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东关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1953年叫东关村初级社;1954年叫东关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东关村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东关村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马站村 | ~206 | 村庄 | 1953年叫马站村初级社;1954年叫马站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马站村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马站村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古城村 | ~207 | 村庄 | 公元前204年建城,广武郡,516年城毁。建古城村。1953年叫古城村初级社;1954年叫古城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古城村管理委员会。196…[详细] |
七里铺村 | ~208 | 村庄 | 七里铺村始建于宋朝,原名七里堡,明清时期是一处驿站,1953年叫七里铺初级社;1954年叫七里铺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七里铺管理委员会。196…[详细] |
上沙河村 | ~210 | 村庄 | 1949年群自发组织互助组便23人,1953年叫上砂河初级社;1954年叫上砂河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上砂河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详细] |
下沙河村 | ~211 | 村庄 | 1953年叫下砂河初级社;1954年叫下砂河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下砂河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下砂河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长郝村 | ~212 | 村庄 | 1953年叫长郝村初级社;1954年叫长郝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长郝村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长郝村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李家磨村 | ~215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从下砂河搬来兄弟二人李姓以磨面加工、油料加工为主,1953年叫李家磨村初级社;1954年叫李家磨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李家磨村管理…[详细] |
崔庄村 | ~216 | 村庄 | 1953年叫崔庄村初级社;1954年叫崔庄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崔庄村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崔庄村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宇文村 | ~218 | 村庄 | 1953年叫宇文初级社;1954年叫宇文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宇文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宇文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81年叫…[详细] |
丈子村 | ~219 | 村庄 | 1953年叫丈子初级社;1954年叫丈子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丈子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丈子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81年叫…[详细] |
大茹解村 | ~220 | 村庄 | 1953年叫大茹解村初级社;1954年叫大茹解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大茹解村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大茹解村文革委员会;1977…[详细] |
西庄村 | ~221 | 村庄 | 小西庄,1953年属上磨坊乡,1958年属代城公社,1961年归磨坊公社,1984年属磨坊乡,2002年属上磨坊乡至今。…[详细] |
海子村 | ~222 | 村庄 | 1953年叫海子村初级社;1954年叫海子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海子村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海子村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上花庄村 | ~224 | 村庄 | 1953年叫上花庄初级社;1954年叫上花庄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上花庄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上花庄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下花庄村 | ~225 | 村庄 | 1953年叫下花庄初级社;1954年叫下花庄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下花庄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下花庄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牛站村 | ~226 | 村庄 | 1953年叫牛站初级社;1954年叫牛站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牛站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牛站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81年叫…[详细] |
西窑子头村 | ~227 | 村庄 | 1953年叫窑子头初级社;1954年叫窑子头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窑子头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窑子头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下官院村 | ~229 | 村庄 | 1953年叫下官院初级社;1954年叫下官院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下官院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下官院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九龙村 | ~230 | 村庄 | 1953年叫九龙村初级社;1954年叫九龙村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九龙村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九龙村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详细] |
官庄村 | ~235 | 村庄 | 1953年叫官庄初级社;1954年叫官庄高级社;1955年到1966年官庄管理委员会。1967年到1976年叫官庄文革委员会;1977年到1981年叫…[详细] |
地名由来:
原名羊头城。史载春秋晋大夫复姓羊舌,名恬字叔向,相传巡行于此,有人夺羊以肉给叔向母,母埋之,故建羊舌大夫祠。庙塑有羊头像俗称其为羊头城,因地处滹沱河之阳,1065年筑堡。后遂演变为阳明堡。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阳明堡镇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2014年7月,阳明堡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6年11月,阳明堡镇上榜第二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基本介绍:
阳明堡原名羊头城。史载春秋晋大夫复姓羊舌,名恬字叔向,相传巡行于此,有人夺羊以肉给叔向母,母埋之,故建羊舌大夫祠。庙塑有羊头像俗称其为羊头城,因地处滹沱河之阳,1065年筑堡。后遂演变为阳明堡。
二、概况
阳明堡镇位于代县县城以西9公里处,东经114°29′-114°31′,北纬38°46′-39°53′,是代县的西大门。其地东与上馆镇相连,西与原平市接壤,北与雁门关乡相邻,南以滹沱河为界。全镇总土地面积110平方公里,辖36村,6061户,20102人。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10元。
阳明堡镇交通便利, 108国道和京原铁路横
文化旅游:
马站玉黄楼,又称北楼,位于代县阳明堡镇马站村北。据楼内碑载,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 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50平方米。院落已
晋王墓晋王墓(第四批省保)时代:唐地址: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北李克用,沙陀族人。公元882年,归顺唐朝,任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唐乾宁二年(895年)-爵晋王。天祐五年(908年)卒
广武城址,位于代县阳明堡镇古城村西80米处。据清光绪《代州志》载,初筑于战国,汉高祖三年(前204)始置广武县, 北魏熙平年间(516-517)迁于上馆城(今代县城),原城遂废。平面呈长方形
羊舌寺,位于代县阳明堡镇堡内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明成化十四年(1478)重修,清代屡有修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07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
文堡址,位于代县阳明堡镇宇文村东北。平面分布不详。东墙、北墙断续残存,东墙残长48米,北墙残长20米,占地面积173平方米。基宽1.6~3.5米,顶宽0.4~1.8米,残高0.6~6.1米。
南关刘家宅院,位于代县阳明堡镇南关村中。现存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二进院落布局,依次建有南房、过厅、仪门、正房、两侧为东西配房及耳房;轴线东有前后二进侧院,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阳明堡公社,1984年改为阳明堡镇。
命名以来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