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镇巴县 > 盐场镇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盐场镇

[移动版]
地名:盐场镇隶属镇巴县
区划代码:610728102代码前6位:610728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陕F
长途区号:0916 邮政编码:723000
辖区面积:约13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8万人
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天井社区~001镇中心区
1958年建大队时,以驻地天井坝自然村名前二字命名天井大队。1968年更名前进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天井大队。1983年建村时为天井村。2011年1…[详细]
响洞村~201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驻地响洞自然镇名命名响洞街大队。1968年命名赤卫大队。1971年更名为响洞大队。1983年建村时为响洞村,沿用至今。…[详细]
柳家河村~202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柳家河自然村名命名柳家河大队。1968年更名永丰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柳家河大队。1983年建村时为柳家河村,沿用至今。…[详细]
南沟村~203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南沟沟名命名南沟大队。1968年更名永升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南沟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南沟村,沿用至今。…[详细]
紫坪村~206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紫坪农业社名命名。1967年更名红丰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村时为紫坪村。2001年10月将石印村合并为紫坪村,沿…[详细]
大田坝村~207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大田坝自然村名命名大田坝大队。1967年更名光辉大队。1976年将新房子、莲花、张家湾3个生产队划出建立农科大队。1981年…[详细]
源滩村~208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因辖境位于源滩河岸故以河名命名源滩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源滩村。2001年10月将龙门寺村合并为源滩村,沿用至今。…[详细]
龙溪村~209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驻地龙溪河自然村命名。1967年更名星火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村时为龙溪村。2015年1月将毛坝村合并为龙溪村,…[详细]

地名由来:

因此地明清时为川、陕、鄂盐商交易地,称盐场坝、盐场关,故得名盐场镇。

基本介绍:

盐场镇位于镇巴县南端,距镇巴县城64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南北宽15.7公里,东西长20.6公里,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东接四川省万源市梨树乡,南邻四川省万源市官渡镇、长石镇,西连本县赤南镇,北依本县渔渡镇,地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境内东北部最高峰天星寨海拔1740.7米,最低海拔黑草河出口处712米,平均海拔860米,东北部为山坡地带,中部为平坝区,气候温和,地理条件较好,属本县粮食主产区。境内交通比较便捷,210国道从紫坪村大河口入境,在响洞村铁匠垭进入四川境内。镇人民政府驻地天井社区下街组。

辖天井、响洞、柳家河、南沟紫坪、大田坝、源滩、龙溪共1个社区7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有人口52

+查看详细盐场镇概况>>

历史沿革:

明成化初年设盐场司巡检署。

清嘉庆七年(1802年),设定远厅南乡安定里盐场地。

民国三年(1914年),设镇巴县南区盐场坝村。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陕南县盐场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盐场联保3、4、5、6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渔渡乡5、6、7保。

1949年10月后,设渔渡区盐场乡和响洞乡。

1958年,成立渔渡公社设响洞管理区。

1963年3月,设响洞公社。

19

+查看详细盐场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盐场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