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关镇 | 隶属:旬阳市 |
区划代码:610981100 | 代码前6位:61098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陕G |
长途区号:0915 | 邮政编码:725000 |
辖区面积:约228.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9.31万人 |
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1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老城社区 | ~004 | 镇乡结合区 | 因原来是古时候县衙所在地,故城老城。居委会在老城社区,故得名。…[详细] |
鲁家台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原村民委员会所在地鲁姓居民多,称鲁家台村。社区整合后,居委会驻地鲁家台,故名。…[详细] |
下菜湾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此地地处旬河下端河湾地带,由于旬河洪水积物淤堆,形成肥沃的泥沙质水稻土,住户利用其种植蔬菜,故称菜湾。居委会在下菜湾社区,故得名。…[详细] |
小河北社区 | ~007 | 镇中心区 | 在旬河北边,与大河南对应,以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而得名。…[详细] |
刘湾社区 | ~008 | 镇乡结合区 | 2002年,整合将原康李庄村、刘湾村、李家那村合并,成立刘湾社区居民委员会。自设立居委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鲁家坝社区 | ~009 | 镇乡结合区 | 1998年,将原高家山、鲁家坝、李家咀三村合并成立鲁家坝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鲁家坝社区居民委员会。自设立居委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青泥社区 | ~010 | 镇乡结合区 | 以此地地形地势得名,其境内有一湾取名青泥湾而得名。…[详细] |
草坪社区 | ~011 | 镇乡结合区 | 该村地势较平坦,多生杂草,清代时就设有“铺”,故名草坪铺。…[详细] |
党家坝社区 | ~012 | 镇乡结合区 | 1950年称庙岭村;1958年称庙岭大队;1967年称红卫大队;1985年改称党家坝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改称党家坝社区居民委员会。自设立居委会以来…[详细] |
江南社区 | ~013 | 镇乡结合区 | 1958年称河湾大队;1985年更称为河湾村;2010年更称江南社区居民委员会。自设立居委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刘店社区 | ~014 | 镇乡结合区 | 村民委员会驻地名“刘店铺”(延用清时区划名),村民委员会驻地刘店铺,故得名。…[详细] |
四海逸家社区 | ~015 | 镇中心区 | 四海逸家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晏坪村 | ~210 | 村庄 | 1985年设立晏坪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9月将朱家坟岭、后沟并入晏坪村,成立晏坪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双垭村 | ~211 | 村庄 | 因地形地势(两个垭口)而得名。1998年将原双垭、元家湾、胡家殿湾三村合并成立双垭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木场村 | ~212 | 村庄 | 早年间为原木场堆积点,故名。1956年称岩湾高级社;1957年称木场大队;1984年更称木场村村民委员会;1998年将原王岭村并入该村,称木场村村民委…[详细] |
颜坡村 | ~213 | 村庄 | 早期严姓住户多,取同音字“颜”。1996年,陈家沟村与颜坡村合并成立颜家坡村村民委员会,1998年更称颜坡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详细] |
龙头村 | ~214 | 村庄 | 村内地形酷似”龙头。1985年设立龙头村村民委员会,1996年龙头村与中院村合并成立龙头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殿湾村 | ~215 | 村庄 | 以境内无梁殿庙而取名,村民委员会在殿湾村,故得名。…[详细] |
无梁殿村 | ~216 | 村庄 | 境内有无梁殿庙宇而得名。1952年,属于二龙乡三河村;1958年称三河大队,1984年更称无梁殿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小磨沟村 | ~217 | 村庄 | 境内有一沟叫小磨沟,故名。1950年称磨沟村;1958年改称磨沟大队;1985年更称小磨沟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乱滩沟村 | ~219 | 村庄 | 因地形地势和地理特征而得名,辖区分布在乱滩沟两边,以沟取名。…[详细] |
李家台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1998年将原王家山村、胡家洼村、李家台村三村合并,成立李家台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两岔河村 | ~221 | 村庄 | 1998年,两岔河村与双寨村合并,成立两岔河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宋家河村 | ~222 | 村庄 | 1998年将原宋家河村与瓦渣坡村合并成立宋家河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岩湾村 | ~223 | 镇乡结合区 | 村内有一自然村名岩湾,故名。1998年将原王岭村与岩湾村合并,成立岩湾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瓦渣河村 | ~224 | 村庄 | 以建筑物得名,村内沟边建有瓦窑得名。1998年将原向家岭村与瓦渣河村合并成立瓦渣河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龚家庄村 | ~225 | 村庄 | 境内龚式族姓居多,故名龚家庄。因村民委员会在龚家庄,故得名。…[详细] |
龙王庙村 | ~226 | 村庄 | 因此地古遗迹而得名。境内曾建有一龙王庙而得名龙王庙村。…[详细] |
庙河村 | ~227 | 村庄 | 庙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李家坪村 | ~228 | 村庄 | 1958年称工农大队;1984年更称李家坪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因是旬阳市政府所在地得名。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城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旬河与汉江交汇处,为旬阳县委、政府驻地,辖25个村,5个社区,208个村民小组,人口54206人,面积22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730亩。全镇共分老城、新城、郊区三大板块,老城东南北三面临水,因长期受汉江、旬河曲流的侵蚀,天然形成的"太极山城"就位于此;新城位于旬河沿岸,地势平缓,单位云集;郊区为原菜湾、金洞、庙岭三乡。
城关镇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襄渝铁路、西康铁路、西康二级公路、316国道穿境而过,汉水运输上通汉中,下达武汉。陕南第一街"祝尔慷大道"是游人栖凉之地,汉江大桥沟通南北,党家坝大桥、旬河大桥、康华园大桥跨越两岸,将火车站、小河北、老城、
文化旅游:
云雾山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海拔2008米,距县城直线距离30公里,是石泉境内最高山峰,云雾山主峰鬼谷岭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谋略家苏秦、张仪的老师——鬼谷子的故里和修道授徒之地。也是陕西著名
白河保善堂位于白河县城关镇桥儿沟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9日,白河保善堂被公布为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建筑本体外墙为基点,东外扩4米,南外扩0.6米,西外扩5米
旬阳临崖寺位于旬阳县城关镇李家台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9日,旬阳临崖寺被公布为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临崖寺建筑滴水为基点,四周外扩3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
旬阳县西城门时代:明地址:旬阳县城关镇保护范围:西城门墙基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南各向外延伸50米,北接悬崖崖头。2008年,旬阳西城门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历为战国楚、秦洵阳县,西汉旬阳县,西晋洵阳县,南朝宋、齐旬阳县,西魏到1964年洵阳县治所;西魏、唐曾置洵阳郡、洵州于此,元曾省县为巡检司。
今城为明崇祯年间所筑。
清朝,县城内外名“在城”,属旬阳里所辖;1911年称城关镇;1939年,城内系一保,城外系二保,属洵安乡辖;1949年解放后组建置城街乡,次年改城关区。
1956年改置镇,1961年改城关公社,1974年复置镇,设城关镇。
1996年撤区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