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蟠龙镇 | 隶属:金台区 |
区划代码:610303101 | 代码前6位:610303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陕C |
长途区号:0917 | 邮政编码:721000 |
辖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万人 |
人口密度:95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南皋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村以位于贾村镇南的水边高地而得名,村委会驻地于南皋村,故命名。…[详细] |
底店坪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底店村民上移平坦处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底店坪村,故命名。…[详细] |
东升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旭日东升”的美好寓意而得名,因村委会驻地于东升村,故命名。…[详细] |
小村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早年建村时村庄较小而得名,村委会因驻地于小村,故命名。…[详细] |
东壕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在范家庄东南且有一土壕而得名,因村委会驻地于东壕村,故命名。…[详细] |
冯家崖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冯性人家居住坡崖而得名,村委会驻地于冯家崖村,故命名。…[详细] |
晓光村 | ~207 | 村庄 | 村以1958年建设时的“佛晓之际,曙光四射”的美好寓意而得名,村委会因驻地晓光村,故命名。…[详细] |
小韩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韩姓人家聚居于此形成较小村落而得名,村委会驻地于小韩村,故命名。韩,为姓氏;小,指村庄规模。…[详细] |
南社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1958年建社时因在大韩村南而得名南社,村委会因驻地于南社村,故命名。…[详细] |
北社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以1958年建社时在大韩村北而得名北社村,村委会因驻地北社村,故命名。…[详细] |
蟠龙山村 | ~211 | 村庄 | 村以蟠龙山而得名,旧志有“尾拖汧泷,首注金陵,势如龙蟠”的记载。村委会因驻地蟠龙山村,故命名。…[详细] |
西营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村西曾为兵营而得名,村委会驻地于西营村,故命名。…[详细] |
索家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索姓人家聚居于此而得名,村委会因驻地索家村,故命名。…[详细] |
车家寺村 | ~218 | 镇中心区 | 村以车姓居住、建有寺院而得名,村委会因驻地车家寺村,故命名。…[详细] |
韩家村 | ~220 | 镇中心区 | 村以韩姓人家早居而得名,村委会因驻地于韩家村,故命名。…[详细] |
塔寺头村 | ~222 | 村庄 | 村以村民聚居在前面建有小塔的寺庙周边而得名,村委会因驻地塔寺头村,故命名。…[详细] |
钟楼寺村 | ~223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早年建有睡佛寺、寺有钟鼓楼而得名。村委会因驻地钟楼寺村,故命名。…[详细] |
大槐树闫家村 | ~225 | 村庄 | 村以传说先祖自山西大槐树移民至此,为不忘故土而得名,村委会因驻地大槐树村,故命名。…[详细] |
地名由来:
明末清初三朝名相党崇雅曾任太子太保,摄政扶清幼主顺治执政,后告老还乡。乡人称党为“龙父”,其村称为“盘龙卧虎”村。
荣誉排行:
2009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蟠龙镇为陕西省重点镇。
基本介绍:
蟠龙镇地处渭北贾村塬南端,东邻千河镇,西邻金河乡,北与贾村镇毗邻,南与陈仓镇接壤。镇政府所在地南皋村海拔870米,全镇占有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共有25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9199户,农业人口37936人,非农业人口563人,现有耕地面积48336亩,共有劳动力17603个。全镇有90%的耕地种植粮食,主要品种是以小麦、玉米为主。每年种植小麦45000亩左右,晚秋复种面积20000亩以上。常年降雨量600—700毫米,无霜期210—185天,属于干旱农业区。
种植业方面,98年起我镇在南社、北社建无公害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基地2个,累计建蔬菜大棚110个,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每年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乡,其驻地村改为“蟠龙”。
先秦属陈仓县治,唐、宋、元、明属宝鸡县管辖。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归宝鸡县辖的仁和乡仁和里第三联所管辖。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归宝鸡县蟠龙乡8保147甲管辖。
1949年,归宝鸡县蟠龙区管辖(驻小村)。
1951年,归宝鸡县西坪区管辖(驻广福村)。
1956年,改蟠龙为大乡,归宝鸡县直辖。
1958年8月,归红旗公社管辖。
196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