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常路镇 | 隶属:蒙阴县 |
区划代码:371328101 | 代码前6位:371328 |
行政区域:山东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鲁Q |
长途区号:0539 | 邮政编码:276000 |
辖区面积:约77.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4万人 |
人口密度:43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常路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常路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西官庄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西官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东三庄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东三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富成庄村 | ~219 | 村庄 | 富成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蒋家坪村 | ~224 | 村庄 | 蒋家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上行庄村 | ~225 | 村庄 | 上行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麻峪村 | ~226 | 村庄 | 麻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房家庄村 | ~229 | 村庄 | 房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台庄社区 | ~230 | 村庄 | 台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张台村 | ~234 | 村庄 | 大张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小张台村 | ~235 | 村庄 | 小张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田家林村 | ~237 | 村庄 | 田家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茶沟村 | ~241 | 村庄 | 茶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白杨庄社区 | ~244 | 镇乡结合区 | 白杨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圣景社区 | ~245 | 村庄 | 圣景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杏泉村 | ~246 | 村庄 | 杏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山泉官庄村 | ~247 | 村庄 | 山泉官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龙泉村 | ~248 | 村庄 | 龙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堂阜社区 | ~249 | 村庄 | 堂阜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金阳社区 | ~250 | 村庄 | 金阳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高都社区 | ~251 | 村庄 | 西高都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石峰峪社区 | ~252 | 村庄 | 石峰峪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盛和社区 | ~253 | 村庄 | 盛和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北楼社区 | ~254 | 村庄 | 西北楼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常路因村旁有一延伸很长的大路,故名长路,后演变为常路,镇以村名。
荣誉排行:
2023年10月,常路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山东省“平安农机”示范单位。
2017年12月,常路镇入选2017年山东省卫生乡镇名单。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常路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1历史沿革:该镇1910年属西二区,1921 年 为常路区,1933年属三区(汶南),1937年为常路、 台庄两个乡,1938年复属三区,1941--1956 年属高 都区、六区。1958年为常路乡, 同年成立常路人民 公社, 1963 年称常路区, 以后又改为常路公社, 1985年9月改称常路镇。
2、行政区划:该镇土地面积77.4 平方公里, 辖41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11625户,33955人,非 农业人口1006人。
3、地理环境:该镇位于县城西北部, 东邻高 都镇、蒙阴镇,西、北与新泰市交界, 南与联城乡 接壤,镇政府驻地大常路村距县城15公里。地势南、
文化旅游:
孝和文化园旅游区位于蒙阴县常路镇驻地,常路河穿流而过。景区以孝和文化为主题,目前已建成孝文化馆、家风家训教育馆、孝贤门、三贤亭、常路河公园、农业产业园区等。
蒙阴龙泉寺位于蒙阴县常路镇于洼村,年代为唐——明清,类别为古遗址。蒙阴龙泉寺是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为齐国、鲁国分界之地。
明朝时期,属洞仙乡汶南社。
清初及中期属洞仙乡城子社,清末(1911)属西二区高都乡。
民国初(1912)为常路区。
1933年,属三区(汶南)。
1937年,分为常路、台庄两个乡。
1938年,复为三区。
1941—1956年属高都区、六区。
1957年底,撤区并乡后为常路乡。
1958年,成立常路人民公社。
1962年8月,与高都分开,成立常路区。
1966年春,改称常路人民公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