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86处,另有10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现予公布。
|
瑞庐系顾宗瑞故居,位于北仑区大碶街道太白社区东街140号,坐东北朝西南,占地263平方米,分为自建屋、祖传屋两部分。自建屋建于20世纪30年代,总体呈三合院式,共有正屋三间、左右明轩各一间、后轩一间、东偏房一间,为中西合璧小洋楼建筑。祖传屋建于清代晚期,位于自建屋的东北侧,为传统木结构平屋。2014年7月至10月由顾氏家族出资进行全面修缮。顾宗瑞(1886-1972年),爱国港胞,原泰昌祥轮船公司董事,是宁波帮代表人物之一。生前曾为家乡捐资修路。逝后,其子女遵其“造福桑梓”的遗愿,在家乡兴办“宗瑞医院”、“宗瑞图书馆”、“周翠玉幼儿园”、“顾国和中学”等公益事业。瑞庐作为顾宗瑞故居和航运事业骄…
[详细] 青云孙氏宗祠位于奉化区萧王庙街道青云村中,在原后堂前(诒燕堂)基础上扩建而成。诒燕堂,建于清晚期,民国庚午年(1930)孙鹤皋筹资在其南面和两侧分别添建门厅和两厢,形成四合院式建筑。占地644平方米,硬山造。正殿三开间,明间进深五柱九檩,五架抬梁带前双步后单步。门厅三开间,东西厢房各五开间,均为单檐二层。藏书楼及议事厅位于孙氏宗祠大门外东西两侧,为孙鹤皋筹资扩建孙氏宗祠时所建,由上海孙裕生营造厂建造,属祠产。藏书楼位于祠堂左首,坐东朝西,单檐悬山顶,砖木结构,二层楼,面阔三开间,藏书当时向天一阁购买,抗战期间多散失。议事厅位于祠堂右首,坐西朝东,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二层楼。观音兜山墙,面阔三…
[详细] 吴锦堂名作镆,清咸丰五年(1855年)生于今慈溪市观海卫镇东山头村。1882年经乡人介绍去上海谋业,1885年东渡日本经商,由于恪守信用,稳步发展,终于立足商界。1890年在日本神户创立“怡生商号”,从事中日间棉花、大豆、火柴、水泥等物资贸易,数年间获利颇丰。日俄战争爆发,吴锦堂通过认购日本军事公债和运输军需物资而获巨利。辛亥革命前后,吴氏已成为东亚水泥株式会社等多家公司的大股东,拥资数百万,跃升为日本阪神“财阀”之一,并任神户中华会馆总理。吴锦堂故居是锦堂侨居日本神户时所建,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东山头村,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六柱七檩二层楼房。总体为五开间布局,明间4.4米,次间3.8米,前设檐廊,…
[详细] 虞廷恺故居位于瑞安市马屿镇,年代为清、民国。虞廷恺纪念馆位于瑞安市马屿镇江上村,2016年,虞廷恺先生嫡孙虞文籍等发起兴建虞廷恺纪念馆,历时一年,于2017年春竣工。虞廷恺纪念馆是一座晚清风格庭院式建筑,三进二层,设有五个展厅。其中在一、二进大殿中,展示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学者以及诸多民国政要的题词墨宝以及虞氏先祖、虞廷恺先生诗文作品;三进大殿是虞廷恺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结合遗留文物照片和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运用现代技术展示虞廷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纪念馆占地面积2.27亩,实际使用面积5.5亩,建筑面积约1088平方米,展厅面积880平方米。既古朴庄严,又具备当代建筑元素,是人们追慕、纪念先贤的场…
[详细] 崇德小学旧址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年代为清、民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基督教会所建,初为女子师范学校,后改为崇德学堂,1912年改称崇德小学。抗战时期,日机轰炸和日寇侵占丽水城期间,基督教会在此设立难民收容避难所。解放初期,该楼房先后为中共丽水地委、丽水县委机关所在地,建筑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保存完好。201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何联奎故居位于松阳县西屏街道,年代为清、民国。何联奎故居位于松阳县城中弄7号,是清代晚期的建筑,浙西南民居的代表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韩国独立运动(杭州)旧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年代为民国。由长生路湖边村23号、学士路思鑫坊41-42号、板桥路五福里2弄2号组成。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韩国民主革命志士--中国,积极开展反日复国运动。1919年,--志士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32年4月“虹口公园0-案件”后,日本展开报复行动,临时政府无法在上海立足,被迫迁往嘉兴和杭州等地。临时政府在杭州的活动地点约有9处,现查明的明确地点有3处。其中湖边村23号是1932年5月时韩国临时政府办公处;板桥路五福里2弄2号则是1934年时韩国临时政府办公处;思鑫坊41-42号曾作为当时韩国独立党部。3处建筑均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石…
[详细] 钱学森故居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为纪念伟大科学家钱学森而修缮的钱氏祖宅。故居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方谷园2号,建于清末,历经百年,主要建筑仍然保存完整。经过修缮,钱学森故居重新焕发了“江南书香门第”的人文气韵,与陈列其中的各类展品,一起映衬出一代科学巨匠的成长背景和成才之路。钱学森故居于2011年12月钱老诞辰100周年之际隆重开馆。故居分为正厅图片展及二楼生活场景两个部分。正厅内《钱学森与杭州》图片展,展示了“杭州之子”钱学森的传奇人生。二楼为生活场景还原,分为卧室、书房及实物陈列室等,再现了钱家当年“古朴”、“雅致”的生活品味。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祖籍杭州。三岁时跟随父母迁往北京,…
[详细] 杭州蒋经国旧居的别墅建成于1931年,门牌为里西湖1号、2号,别墅占地1333.3平方米,上下两层。主楼344平方米,4个房间,完全西洋风格。抗战胜利后,蒋经国曾携妻-及子女寓居于此。里西湖,近断桥,有一栋围墙包裹的两层小楼。曾有铜牌,上 书“蒋经国旧居”。抗战胜利后,大约是1948年10月至11月期间,蒋经国携妻儿在此小住。蒋经国旧居的别墅建成于1931年,门牌为里西湖1号、2号,别墅占地1333.3平方米,上下两层。主楼344平方米,4个房间,完全西洋风格。2003年,杭州市园文局正式明确蒋经国旧居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2015年01月28日因在杭州园文局官网上一条“政务公示”引起关注。“政…
[详细]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宪法和杭州,有着非常深的缘分。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1954年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30号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民国时期的别墅,总建筑面积756平方米。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建设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启动,是中央批准设立的纪念场馆,于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正式建成开放。2019年10月7日,五四…
[详细]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