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曲什安镇 | 隶属:兴海县 |
区划代码:632524102 | 代码前6位:632524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青 |
长途区号:0974 | 邮政编码:813000 |
辖区面积:约7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000人 |
人口密度: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曲什安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曲什安”藏语译音,是“清水之意”,故得名。…[详细] |
大米滩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大米滩”系汉语“哲塘”的汉语义译,相传古代有人将同德卡力岗尕日干水引渡过黄河到大米滩试种大米,故得名大米滩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莫多村 | ~201 | 村庄 | “莫多”系蒙古语解释为“森林”之意,故得名莫多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塔洞村 | ~202 | 村庄 | “塔洞”系藏语,藏语“塔”是藏文字母第三组第二个字母的译音,“洞”系藏语数字“千”的译音,其意义为1千个“塔”字,故名。…[详细] |
团结村 | ~203 | 村庄 | 因本村村民由原曲什安、龙藏、中铁3个乡10余个生产大队社员组成,故名。…[详细] |
才乃亥村 | ~204 | 村庄 | “才乃亥“系藏语,意为“黑刺”,以前该地区生产着大片的黑刺林,在本地建立村庄,故得名才乃亥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地名由来:
曲什安是藏语译音,是清水之意,故得名。
基本介绍:
曲什安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38千米。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3%。面积725平方千米。辖大米滩、团结、才乃亥、莫多、塔洞5个村委会。原为共和县曲什安乡,1958年划归兴海县,同年并入五龙公社,1961年分设为曲什安乡,1969年改为曲什安公社,1984年改为曲什安乡。
2006年8月,经青海省政府批准,撤销兴海县曲什安乡,设立曲什安镇。
历史沿革:
解放初,曲什安镇的部分地区属共和县的切吉区。
1958年,划归兴海县五龙区管辖。
1966年,曲什安、龙藏、中铁三乡牧业大队,生产队投资开发东西大米滩,作为口粮生产基地。
因牧民不会种地,各乡陆续从省内外迁入部分农民耕种,后龙藏、中铁2乡因放弃粮食生产,土地及人口全部并入曲什安乡。
1984年,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