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青海省 > 海北州 > 祁连县 > 八宝镇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八宝镇

[移动版]
地名:八宝镇隶属祁连县
区划代码:632222100代码前6位:632222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青
长途区号:0978 邮政编码:810200
辖区面积:约80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2万人
人口密度:1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个社区、1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城东社区~001镇中心区
因地处八宝镇东部而得名。2004年12月9日,将原祁连县居民委员会更名为八宝镇城东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城西社区~002镇中心区
因地处八宝镇城区西部而得名。2004年12月9日,成立八宝镇城西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新城社区~003镇中心区
新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拉洞新型社区~004镇中心区
因临近拉洞而命名。2013年8月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西村村~200镇乡结合区
因本村在原八宝乡驻地西侧,故名。1949年建政时为上庄村,1958年更名为上庄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现名。有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详细]
东措台村~201镇乡结合区
东措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东村村~202镇乡结合区
因本村在原八宝乡驻地东侧,故名。1949年建政时为上庄村,1958年更名为上庄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现名。有1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详细]
白杨沟村~203村庄
因沟内多长白杨树,故名。1979年成立白杨沟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现名。有1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详细]
宝瓶河村~204村庄
因附近山形似宝瓶,且在黑河西南岸,故名。…[详细]
冰沟村~205村庄
冰沟村生态环境 村庄内河谷滩地小叶杨珍惜名木连片分布,景色秀丽。 生态产业 村境内草地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较丰富,该村产业结构由青稞、小麦、…[详细]
高楞村~206村庄
因村附近有一山梁像兽类脊梁骨,故名。“楞”同“棱”,意为条状形突起。…[详细]
黄藏寺村~207村庄
原属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曾名“黄番寺”,为藏传佛教(黄教)寺院所在地,1960年划归祁连县,为增强民族团结而命名为黄藏寺。…[详细]
卡力岗村~208村庄
早年从化隆县卡力岗村迁来一户人家在此定居,故名。“卡力岗”系藏语音译,意为山梁。…[详细]
拉洞村~209村庄
因过去有牧户利用自然形成的洞圈山羊,故名。“拉洞”系藏语音译,意为山羊洞。…[详细]
拉洞台村~210村庄
因地处拉洞之西台地上,故名。“拉洞”系藏语音译,意为山羊洞。…[详细]
麻拉河村~211村庄
因此地四面环山,土质呈红色,故名。“麻拉”系藏语音译,意为红色。…[详细]
白土垭豁村~212村庄
因村东侧山口土质呈白色,故名。“垭豁”系青海方言,意为山口。…[详细]
下庄村~213镇乡结合区
因地处县城西侧,故名。1949年建政时为下庄村,1958年更名为下庄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现名。有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详细]
营盘台村~214村庄
因相传解放前在此驻扎过兵营,故名。1976年从冰沟生产大队分设成立营盘台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现名,有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详细]
夹木村~215村庄
因地处夹木沟而得名。2007年8月经祁连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八宝镇夹木村村民委员会。有1个自然村,1个村民小组。…[详细]

地名由来:

因盛产鹿茸、麝香、蘑菇、大黄、羊毛、皮袄、木材及矿产,被誉为“八宝”。

荣誉排行:

2016年12月,八宝镇入选为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15年7月,八宝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2014年7月,八宝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八宝乡位于县境中部,北与甘肃省接壤。县府驻地。人口1.2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1.5%。面积802平方千米。辖东村、西村、东索台、白扬沟、卡力岗、拉洞、拉洞台、高楞、营盘台、下庄、冰沟、黄藏寺、麻拉河、白土垭豁、宝瓶河15个村委会和县城1个居委会。1952年建八宝乡,1957年改为八宝回族乡,1958年改为八宝公社,1984年改为八宝乡。

历史沿革:

1952年,建八宝乡。

1958年,改为八宝公社。

1984年,改为八宝乡。

2000年,改为八宝镇。


还有4个地名与八宝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八宝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