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青海省 > 黄南州 > 尖扎县 > 马克唐镇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马克唐镇

[移动版]
地名:马克唐镇隶属尖扎县
区划代码:632322100代码前6位:632322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青
长途区号:0973 邮政编码:811000
辖区面积:约36.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000人
人口密度:5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6个社区、1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黄河路社区~001镇中心区
因主管黄河路附近的居民,故名。1985年建立居民委员会,此前和其它居民委员会统称家属大队;2003年更名为黄河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申宝路社区~002镇中心区
因主管申宝路街道附近的居民,故名。“申宝”为神名。…[详细]
噶丹林社区~003镇中心区
“噶丹林”系藏语译音,因临近噶丹寺,故名。“噶”意为幸福,“丹”意为存在,“林”意为地区。…[详细]
尖扎滩移民社区~004镇中心区
尖扎滩移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智合滩移民社区~005特殊区域
智合滩移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滨河社区~006镇中心区
因靠黄河而命名。自2018年成立以来,名称未曾更改,沿用至今。…[详细]
马克堂村~200镇乡结合区
“马克唐”系藏语译音,元至元年间藏族弟兄三人从循化尕让落哇村游牧迁此,逐渐建村,因地形平坦,好似流淌过融化的酥油,故名。“马克唐”意为酥油滩。…[详细]
麦什扎村~201村庄
“麦什扎”系藏语译音,相传,元至元年间藏族弟兄三人从循化尕让落哇村游牧到此,定点放牧,逐渐建村,因村地处很多丘陵之下,故名。“麦什扎”意为山根。…[详细]
勒尖村~202村庄
“勒见”系藏语译音,元至元年间一户牧民从马克唐村迁此,定居放牧,因村地处较大的滩上,故名。“勒见”意为平滩。…[详细]
古雷村~203村庄
因解放村是尖扎县解放最早的村,故名。是指民族解放。…[详细]
娘毛龙哇村~204镇乡结合区
“娘毛龙哇”系藏语译音,是原娘毛村部分村民迁至现址,故名。“娘毛”意为鱼;“龙哇”意为沟。…[详细]
回民村~205镇乡结合区
因马克唐村的回民迁居此地,故名。此地居住的是回族。…[详细]
加让村~206村庄
“加让”系藏语译音,因加让村的地形较高,又处在阳面,日出较早,故名。“加让”意为曙光。…[详细]
洛科村~207村庄
“洛科”系藏语译音,本村的居民是很早以前从循化搬迁过来叫洛哇的部落,故名。“洛科”为部落名。…[详细]
要其村~208村庄
“要其”系藏语译音,因本村地形似马蹬,故名。“要其”意为马蹬。…[详细]
如什其村~209村庄
“如什其”系藏语译音,因地形像一条蛇的舌头,故名。“如什其”意为蛇舌头。…[详细]
科沙唐村~210村庄
科沙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李加村~211村庄
“李加”系藏语译音,这里有一眼龙王的泉水,因村庄坐落于该泉水的上部,故名。“李加”意为龙王。…[详细]
娘毛村~212村庄
“娘毛”系藏语译音,因地形像一条大鱼,故名。“娘毛”意为鱼。…[详细]
夏藏滩五村~214村庄
夏藏滩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

马克唐系藏语音译,意为酥油滩,因生活在此地人牧民生活富足,经济发展迅速,故名。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马克唐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马克唐镇位于县境东部,县府驻地。2001年,撤销加让乡,并入马克唐镇。镇政府驻马克唐,辖黄河路、申宝路、兴隆街、人民街4个居委会,马克唐、勒见、麦什扎、回民、解放、娘莫、加让、加力、如什其、洛科、要其、科沙唐、娘莫、新滩14个村委会。

马克唐镇人口0.7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9%,还有汉、回、撒拉、土等民族。面积36.9平方千米。辖黄河路、申宝路、兴隆街、人民街4个居委会和马克唐、勒见、麦什扎、古雷、回民、娘莫6个村委会。1985年从加让乡析置马克唐镇。

加让乡Jia Rang Xiang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7.7千米。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3.3

+查看详细马克唐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85年6月12日,成立马克堂镇。

2003年,与原加让乡合并为新马克唐镇。


以下地名与马克唐镇面积相当:



榛慖CP澶�05000777鍙� 榛戝叕缃戝畨澶�23060002000150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41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