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森多镇 | 隶属:贵南县 |
区划代码:632525102 | 代码前6位:632525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青 |
长途区号:0974 | 邮政编码:8130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9000人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森多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森多”指从茫拉沟岔出的达布江、火角尔和青果雄三条沟的岔口或三条沟河流汇集处,故而得名。…[详细] |
青科羊村 | ~200 | 村庄 | 1953年7月15日,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4月15日,将森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1958年9月10日撤区建乡,改为森多乡;1958年1…[详细] |
完秀村 | ~201 | 村庄 | 1953年7月15日,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4月15日,将森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1958年9月10日撤区建乡,改为森多乡;1958年1…[详细] |
日茫村 | ~202 | 村庄 | 1953年7月15日,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4月15日,将森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1958年9月10日撤区建乡,改为森多乡;1958年1…[详细] |
塔哇村 | ~203 | 村庄 | 1953年7月15日,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4月15日,将森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1958年9月10日撤区建乡,改为森多乡;1958年1…[详细] |
鲁秀麻村 | ~204 | 村庄 | 1953年7月15日,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4月15日,将森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1958年9月10日撤区建乡,改为森多乡;1958年1…[详细] |
斯肉村 | ~205 | 村庄 | 1953年7月15日,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4月15日,将森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1958年9月10日撤区建乡,改为森多乡;1958年1…[详细] |
加尚村 | ~206 | 村庄 | 1953年7月15日,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4月15日,将森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1958年9月10日撤区建乡,改为森多乡;1958年1…[详细] |
卡加村 | ~207 | 村庄 | 1953年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全县设5个区1个乡;1958年9月10日,全县撤区并乡,森多区由原来的欧后录还仓乡、完秀卡加乡、巴他麻乡、工哇四…[详细] |
尼麻龙村 | ~208 | 村庄 | 尼麻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本龙村 | ~209 | 村庄 | 本龙村原属泽库县王加乡,1966年划归贵南县,1969年1月8日,乡属公社改称生产大队,森多公社辖青科羊等12个大队,26个牧民合作社;1984年5月…[详细] |
贡哇村 | ~210 | 村庄 | 1953年7月15日,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4月15日,将森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1958年9月10日撤区建乡,改为森多乡;1958年1…[详细] |
加当村 | ~211 | 村庄 | 1953年7月15日,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4月15日,将森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1958年9月10日撤区建乡,改为森多乡;1958年1…[详细] |
斗龙村 | ~212 | 村庄 | 斗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扎日格村 | ~213 | 村庄 | 扎日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赛羊村 | ~214 | 村庄 | 1953年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全县设5个区1个乡;1958年9月10日,全县撤区并乡,森多区由原来的欧后录还仓乡、完秀卡加乡、巴他麻乡、工哇四…[详细] |
元义村 | ~215 | 村庄 | 1953年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全县设5个区1个乡;1958年9月10日,全县撤区并乡,森多区由原来的欧后录还仓乡、完秀卡加乡、巴他麻乡、工哇四…[详细] |
地名由来:
“森多”系藏语音译,意为三岔口。
基本介绍:
森多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16千米。人口0.9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面积0.3万平方千米。辖扎什格、日茫、加当、赛涌、青科羊、工哇、民麻龙、元义、鲁秀麻、斯肉、卡加、完秀、加尚、本龙、斗龙、塔哇16个村(牧)委会。1955年建森多区,1958年撤区设森多乡,1959年改为森多公社,1963年改为森多乡,1969年改为森多公社,1984年改为森多乡。
历史沿革:
建政前,贵德县管辖。
1953年,改属贵南县,为森多区。
1958年,改称森多乡;同年10月,改称森多乡公社。
1964年,与巴塔玛,达布江、青稞羊合并仍称森多乡。
2012年,改为森多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