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铜峡镇 | 隶属:青铜峡市 |
区划代码:640381102 | 代码前6位:640381 |
行政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宁C |
长途区号:0953 | 邮政编码:750000 |
辖区面积:约3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02万人 |
人口密度:50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峡石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峡石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新民街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新民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利民街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利民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艾山街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艾山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峡西街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峡西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铝厂街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铝厂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余桥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因余姓居民定居于汉渠边,并在渠上搭建木桥得名。…[详细] |
沃沙村 | ~202 | 村庄 | 由于此地土质沙子多于黄土,且颜色深黑又名“乌沙”,地质较肥沃因此取名为沃沙并根据其工作职能得名。…[详细] |
三趟墩村 | ~205 | 村庄 | 秦时筑烽火墩,本村位于从南向北排第三个墩,并因其工作性质而命名。…[详细] |
广武村 | ~206 | 村庄 | 明正统九年(1444年),巡抚都御史金濂奏请在此筑城,以广布武德之意命名并根据工作性质而得名。…[详细] |
同兴村 | ~207 | 村庄 | 同心县移民搬迁至此,寓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共同监督,并因其工作性质而得名。…[详细] |
同进村 | ~208 | 村庄 | 因同心县移民搬迁至此地,寓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并以其工作性质而命名。…[详细] |
地名由来:
青铜峡镇因黄河大峡谷而得名。青铜峡唐代称狭石,宋代称青铜峡,明清以来沿用青铜峡之名。
荣誉排行:
2015年7月,青铜峡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2014年7月,青铜峡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青铜峡镇是因1958年建设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而得名,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府所在地小坝南部19公里处,辖上坝路、砍石、新民、新桥、利民、解放路等6个街道居委会及草河、沃沙、余桥3个村民委员会,有26个村 民小组。有中央部属、自治区区属、市属企事业单位72个,总面积39.8 平方公里,总人口20182人,其中城镇人口14500人,农业人口5682 人。实有农业劳动力3315人,其中男劳动力1697人。农业人口中回 族5120人,占90.1%。镇党政机关驻上坝路。
全镇共有耕地563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518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1公顷,总产量290万公斤,其中小麦145公顷,产量92万
文化旅游:
黄河坛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集文化观光游、生态农业体验游、黄河十里长峡揽胜自然游、生态休闲度假娱乐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先后荣膺中国西北优质人气旅游目的地奖、宁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导游金沙湾旅游区位于宁夏青铜峡市青铜峡镇,毗邻青铜峡鸟岛,与佛教圣地牛首山隔河相望,东临黄河,西至109国道,距银川市80公里,占地面积1.7万亩。境内自然风光秀美迷人,黄河水一改奔腾咆哮的
牛首山横跨中宁、青铜峡,脉宽约九公里,长约29公里,海拔1774米,深山有两大寺庙群,既东寺庙群和西寺庙群,共45座,立于山峰上。座落有致、风光宜人。是佛教圣地之一。东寺以金寺塔为中心,建有
历史沿革:
秦代,属富平县。
元代,属宁夏府路灵州。
明代,属灵州千户所。
清代,属宁灵厅。
民国,属金积县。
1958年,属金积县双闸人民公社。
1960年8月,划归青铜峡市。
1961年4月,成立青铜峡城市人民公社。
1964年5月,撤销青铜峡城市人民公社,成立青铜峡镇管理委员会。
1980年2月,成立青铜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