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二道河子蒙古族乡 | 隶属:彰武县 |
区划代码:210922202 | 代码前6位:210922 |
行政区域:辽宁省 |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辽J |
长途区号:0418 | 邮政编码:1230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3.6万人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二道河子村 | ~200 | 乡中心区 | 二道河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平台子村 | ~201 | 村庄 | 平台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门洞村 | ~203 | 村庄 | 西门洞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赏屯村 | ~204 | 村庄 | 赏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太平河村 | ~206 | 村庄 | 太平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腰窝堡村 | ~207 | 村庄 | 腰窝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万宝城村 | ~209 | 村庄 | 万宝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冮家村 | ~210 | 村庄 | 冮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乡名因驻地而得。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二道河子村。因横穿头道河、二道河,二条河流得名。
基本介绍:
二道河子蒙古族乡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乡镇,位于彰武县城东部,与城郊、西六、东六、苇子沟、兴隆堡、兴隆山等乡镇相邻,总土地面积13.9万亩,总人口13.6万,是一个蒙古族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乡。
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资源10.69亩,有耕地6万亩,劳均耕地11.3亩,居全县乡镇领先行列。全乡尚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荒沟、荒滩和荒水资源2万余亩。土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水资源丰富。我乡位于彰武县中南部富水地区。全县四大水系之一的养息牧河贯穿全境,有小型水库两座,蓄水量 6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距地表仅1-3米,容易开发利用。
林草丰盛。全
历史沿革:
清朝为苏鲁克牧场范围,设立彰武县后属第二区。
清末属东乡。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二道河子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彰武解放后属第二区。
1958年,成立公社时划归东六家子公社。
1961年5月,析东六家子公社置二道河子公社。
1983年,复改二道河子乡。
1991年8月,改名二道河子蒙古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