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朱碌科镇 | 隶属:建平县 |
区划代码:211322101 | 代码前6位:211322 |
行政区域:辽宁省 |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辽N |
长途区号:0421 | 邮政编码:122000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朱碌科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朱碌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西梁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西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夏营子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夏营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刘杖子村 | ~203 | 村庄 | 刘杖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房子村 | ~204 | 村庄 | 新房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老爷庙村 | ~205 | 村庄 | 北老爷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科村 | ~206 | 村庄 | 西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庙村 | ~207 | 村庄 | 大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杨杖子村 | ~208 | 村庄 | 杨杖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二道河子村 | ~209 | 村庄 | 二道河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水塘沟村 | ~210 | 村庄 | 水塘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七台营子村 | ~211 | 村庄 | 七台营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朱碌科”为蒙古语,汉语意为“中心、心脏”。据《建平县主要都市市井村落调查书》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有商人张和永来此地经商,逐渐形成商贸中心,为方圆百里的繁盛兴旺之地,故得地名“朱碌科”。关于朱碌科地名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解释。相传原来小镇腹地有一自流泉,泉水甘冽,清澈见底。冬去春来,泉中会出现两种颜色的小蝌蚪。一种为朱红色,一种为墨绿色,杂陈相戏,游弋草间,故以“朱碌蝌”为地名。后嫌“蝌”字有“虫”,才改为“朱碌科”。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朱碌科镇(杂粮)榜上有名。
2021年08月,朱碌科镇被确定为2021年辽宁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19年7月,朱碌科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2年11月,农业部认定朱碌科镇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朝阳小米)。
基本介绍:
朱碌科镇地处燕山山系努鲁尔山脉中段南侧,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是建平县主要耕作区之一,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平均值为450毫米,平均气温7——8摄氏度,无霜期为120——140天,昼夜温差较大,雨热基本同季,水质清洁无污染。依托这一独特得气候、土壤和水质等自然条件,该镇自古盛产以小米为主的各类杂粮,享有“杂粮之乡”的美誉。其特产“八里香”小米,在清乾隆年间曾供奉京师。1953年召开的全国首届群英大会,曾指明调运300吨“朱碌科小米”进京犒劳英模,广受赞誉。改革开放以来,聪明睿智的朱碌科人在县委、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下,利用本地所产的优质杂粮开拓市场,开始了杂粮营销业务,并逐步
历史沿革:
1940年,为喀喇沁右旗朱碌科村。
1945年9月,为建平县朱碌科区(三区)。
1949年7月,为建平县朱碌科区(十二区),下设朱碌科镇(村级)。
1956年1月,为朱碌科区,下设朱碌科乡。
1958年10月,成立朱碌科(东风)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复置朱碌科乡。
同年9月,撤销朱碌科乡,设立朱碌科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