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丁家房镇 | 隶属:法库县 |
区划代码:210124107 | 代码前6位:210124 |
行政区域:辽宁省 |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辽A |
长途区号:024 | 邮政编码:110000 |
辖区面积:约132.7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12万人 |
人口密度:16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西丁家房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西丁家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丁家房村 | ~201 | 镇中心区 | 丁家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佘家堡村 | ~202 | 村庄 | 佘家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雷其堡子村 | ~203 | 村庄 | 雷其堡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芹菜泡村 | ~204 | 村庄 | 芹菜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兴隆峪村 | ~205 | 村庄 | 兴隆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大泉眼村 | ~206 | 村庄 | 西大泉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红土墙子村 | ~207 | 村庄 | 红土墙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蛇山子村 | ~208 | 村庄 | 大蛇山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靠山屯村 | ~209 | 村庄 | 靠山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侯三家子村 | ~210 | 村庄 | 侯三家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湾柳街村 | ~211 | 村庄 | 湾柳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邦牛堡子村 | ~212 | 村庄 | 邦牛堡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因村中有丁姓较大旧宅遗址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丁家房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丁家房镇,镇政府驻丁家房。人口2.12万人,面积132.73平方千米。邮编110411。
-
行政区划
丁家房镇主干道丁家房镇辖21个村委会:丁家房、西丁家房、佘家堡、香草沟、雷其堡、芹菜沟、白家堡、塔子山、羊泉、兴隆峪、大泉眼、东岗子、红土墙、蛇山子、西沟、靠山屯、候三家、刘家堡、湾柳街、古城子、帮牛堡。
-
农业生产
规模
丁家房镇大力开发果树生产,合理布局,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已初见规模,形成 丁家房镇城区了以葡萄为主导的农业支柱产业,部分果品实现了销售、贮藏和加工的配套体系。
产量
全镇水果面积2.0万亩,其中葡萄1.53万
文化旅游:
五龙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法库城西30公里处的丁家房镇,距离沈阳70公里,景区面积1548公顷,是由五条脉络组成的环型山脉,包括五龙山、朝阳洞山、龙怀山诸山,为沈阳地区名山之一,2000年被确定为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丁家房镇境域属燕地。
清初时期,丁家房名为固山额真堡(满语,意思是八旗首领的领地或居住过的地方),设有驻军。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法库门抚民厅,固山额真堡改为丁家房申,为康庄社驻地。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为西二乡自治会驻地。
民国三年(1914年),为第六区驻地。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成立丁家房村。
1950年,在丁家房村成立法库县第九区。
1959年,改丁家房公社。
1984
关在汉,锡伯族,1933年10月14日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大泉眼村人。1942年至1946年,在家乡的小学读书。1947年至1948年,在沈阳市内的省立沈阳第二初级中学读书。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
董茵,又名董工一,女,1932年4月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丁家房村人。青少年时期,在沈阳市内的小学和中学读书。1951年高中毕业后被选为赴苏联学习的留学生。1951年至1958年,在苏联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
崔孟轲,字斗南,1898年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塔子山村人。青少年时期,在奉天省城内的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考入奉天东北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到东北大学附中任美术教师。崔孟轲在东北大学美
董重,字袖石,原名董春元,汉族,1892年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丁家房村人。少年时期,在丁家房村私塾馆读书,曾熟读四书五经。董重于私熟馆毕业后,先后在法库县、奉天(沈阳)市任小学教师。后被推荐,考取了北
荣恒山,别名爱新觉罗恒山,满族,1929年3月14日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佘家窝堡村人。青少年时期在沈阳市内的小学、中学读书。1948年至1952年,在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采矿系读书。1950年1月
金玉廷,1927年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帮牛堡子村人。幼时家贫,只念过两年书。从十几岁起就给地主放羊、做长工,全家生活仍得不到温饱。解放后,金玉廷家翻身分得土地,生活有了很大变化。1956年冬,农业社开
李芳亭,1919年9月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帮牛堡子村人。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的小学、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奉天农业大学。1941年2月于奉天农业大学毕业。1948年11月,李芳亭在沈阳参加革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