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一对)位于金坛区直溪镇吕坵村委夏王村东首河东30米,原来为王家祠堂的守门狮。门是进出房屋的必经之处,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人们认为门饰是有灵性的,对大门的装饰极为重视。守门石狮的诞生和古人对大门的重视有着不可割舍的内在联系。石狮不仅用于装饰建筑物的门面,也蕴涵着镇守大门,已达到辟邪纳吉的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明清时期,民间石狮艺术得到空前发展,守门石狮大量出现在建筑的大门前面,极大丰富了明清建筑中门的艺术效果。石狮一般雌雄成对,雄狮位于左边,雌狮位于右边。最初为行走的造型,后来受到佛教石狮风格的影响,从北朝开始出现蹲坐式石狮,并于唐代广泛地出现。唐朝以后,这种蹲坐式石狮对后世石狮的造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明清时期,蹲坐式石狮逐渐盛行起来,造型趋于稳定,形成前肢撑在地上,后肢弯曲蹲坐于地面的固定样子。有的狮子的身体从侧面看形成一个三角形,有的狮子前肢离开地面,握住绣球或怀抱幼狮,透出明显的生活气息。2008年9月22日,第三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2010年5月4日,经金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金坛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金坛区直溪镇吕坵村委夏王村
直溪镇:金坛市辖镇。1930年建直溪镇,1947年改直溪乡,翌年复为直溪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58年复设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13公里。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2万。沿通济河可通往市府所在地和长江两岸各城市。朱延公路穿境。辖舍田、坞家、鹤科、共丰、直里、直溪、建兴、观前、邓墓、汀湘、良田、鲍塘、镇西、镇东14个村委会和镇东、镇西2个居委会。…… 直溪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