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瀛门城墙位于常州市区西瀛里,南依大运河,东至西水关,西至原表场客运码头。城墙长221.8米,宽5.2米,高6.5米,是2003年按照清代《常州府城防厢字号全图》进行修复后的遗迹。现保留的西瀛里明城墙所在地,相传为汤和驻守常州时的练兵之所,原称西营(西營)。后由于西营附近聚居百姓日益增多,时常发生火灾,改称西瀛,取以水克火之意。晚清时期,西瀛里一带商铺众多,常州望族庄氏便居住于此,人称“庄半城”。当时城墙无城门,一旦发生火灾,居民只能赶到西吊桥或西水关桥挑水灭火,1923年民国政府核准开辟西瀛门。城门修好时,常州著名书法家唐驼手书“西瀛门”三个大字,勒石嵌于城门之上。上世纪五十年代,常州城墙大部分被拆除,西瀛门城墙因夹在民宅中得以保存,成为常州古城墙唯一保留于地面的一段。文革时期,唐驼所书的“西瀛门”三字门额散佚。本世纪初,在西瀛里地块的改造过程中,城墙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2003年,对西瀛门城墙进行了修复。1987年12月26日,西瀛门城墙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西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