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翰堂镇 | 隶属:上高县 |
区划代码:360923104 | 代码前6位:360923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赣C |
长途区号:0795 | 邮政编码:336000 |
辖区面积:约91.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3万人 |
人口密度:252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驻地:翰堂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翰堂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翰堂记》载:“翰以言乎山之秀卓也,堂以言乎地之宽平也。”故名翰堂。…[详细] |
翰堂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翰堂记》载:“翰以言乎山之秀卓也,堂以言乎地之宽平也。”故名翰堂。…[详细] |
广坪村 | ~201 | 村庄 | 1949年7月前是湖境乡第10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田心区湖境乡。1957年由初级社转为广坪、湾头高级社,属湖境乡。1958年为湖境公社广坪、湾头…[详细] |
钊田村 | ~202 | 村庄 | 1949年7月前是湖境乡第7、8、9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磻村区钊田乡。1956年属乌塘乡。1957年由初级社转为上榄、钊田、岭溪高级社,属翰堂…[详细] |
江边村 | ~203 | 村庄 | 1957年初由初级社转为江边高级社,因地形、地貌得名。…[详细] |
中楼村 | ~204 | 村庄 | “中楼”原为楼下,后因与蒙山镇楼下大队重名,改为中楼。…[详细] |
下山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1949年7月前公属湖境乡第8保和翰堂乡第2、3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田心区湖境乡。1957年由初级社转为竹埠、下山高级社,属翰堂乡。1958年…[详细] |
陇塘村 | ~206 | 村庄 | 1949年7月前是翰堂乡第7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磻村区翰堂乡。1956年属磻村乡。1957年由初级社转为陇塘高级社,属翰堂乡。1958年为磻村…[详细] |
有源村 | ~207 | 村庄 | 1949年7月前是磻村乡第5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磻村区磻村乡。1957年由初级社转为有源、带源高级社,属翰堂乡。1958年为磻村公社带源、有源…[详细] |
磻村村 | ~208 | 村庄 | 1949年7月前是磻村乡第1、2、3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磻村区磻村乡。1957年由磻村、中村、大垣等初级社转为磻村高级社,属翰堂乡。1958年…[详细] |
棠陂村 | ~209 | 村庄 | 1949年7月前是磻村乡第4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磻村区磻村乡。1957年由初级社转为棠溪、况家高级社。1958年为磻村公社棠溪、况家大队。19…[详细] |
密村村 | ~210 | 村庄 | 1949年7月前是江口乡第12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磻村区磻村乡。1957年由初级社转为密村高级社,属翰堂乡。1958年为磻村公社密村大队。19…[详细] |
地名由来:
《翰堂记》载:“翰以言乎山之秀卓也,堂以言乎地之宽平也。”故名翰堂。因镇政府驻翰堂村,故名翰堂镇。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翰堂镇被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基本介绍:
上高县翰堂镇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它位于上高县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离省会城市南昌130公里。到宜春、新余82公里。总面积92.25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直属队,总人口2.1万人,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5亿元,财政收入达182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30元。镇驻地翰堂,依山傍水,势踞形胜。
翰堂镇交通便利,武吉高速公路和连通320国道上分线、上八线纵横贯穿全境。已建成与赣西大电网联网的36千伏安变电站,电力供应充足。中心集镇规模凸现,基础设施完备,已建成日供水800吨的自来水厂,开通了2200门程控电话和10个移动通信、8个联通通信基站,广播电视
历史沿革:
1949年前是翰堂乡和湖境乡的一部分。
1949年属磻村区的磻村、翰堂、下山、钊田乡和田心区的湖境乡一部分。
1952年为第八区的翰堂、钊田、乌塘、下山、湖境乡和第四区的磻村、有源乡。
1956年为翰堂区的磻村、乌塘乡。
1957年合为翰堂乡。
1958年转为磻村人民公社,1961年设置翰堂公社,1983公社改乡,2000年撤乡改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