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日峰镇 | 隶属:黎川县 |
区划代码:361022100 | 代码前6位:361022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赣F |
长途区号:0794 | 邮政编码:344000 |
辖区面积:约19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27万人 |
人口密度:369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驻地:新荣村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东门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黎川县人民政府以黎府办抄字〔1997〕36号文件批准成立。“东门”此处指“原新城县东城门”…[详细] |
日峰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1997年7月20日成立日峰居民委员会,2002年改为日峰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南门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1997年7月20日成立南门街居民委员会,2002年改为南门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
新街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1990年成立新街居民委员会,2002年改为新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
前步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前步”此处指“贤步街”,此处所管辖区内原有一条贤步街,别名前步街…[详细] |
新华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新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王府社区 | ~007 | 镇中心区 | 王府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磨市街社区 | ~008 | 镇中心区 | 磨市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东方红社区 | ~009 | 镇中心区 | “东方红”指“东方红的大道”,地名含义为因所管辖区内有一条东方红大道…[详细] |
水槽社区 | ~010 | 镇中心区 | 1949前夕属一街,五街。1949年初属三街,1958年设蔬菜大队。1984年改为村民委员会名,1988年设立村公所,1994年成立村委会,2003年…[详细] |
国安新城社区 | ~011 | 镇中心区 | 国安新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永城社区 | ~012 | 镇中心区 | 永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下桥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1949前夕属窑下区文笔乡。1949初属下桥乡,合作化时为水桥、光峰等初级社,1958年设下桥大队,1966年并入回上大队,1971年分开仍称下桥大队…[详细] |
回上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1949前夕属窑下区。1949初属一区政府,1955年由建国、后山、曙光等初级社并为五星高级社,1958年设新城大队,1971年改名回上大队。1984…[详细] |
篁竹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篁竹”指“竹子”,地名含义为此地盛长许多小篁竹…[详细] |
五一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五一”指“五月一日”,含义为前身初级社成立的日期为五月一日…[详细] |
新华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新”此处指“新成立”,“华”此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群众自治组织在此设立,故得名新华村民委员会。…[详细] |
燎源村 | ~205 | 村庄 | 1949前夕属寿山乡。1949初属竹溪乡,1958年设燎源大队。1984年改为燎源村民委员会,1988年设燎源村公所,1994年改燎源村民委员会,沿用…[详细] |
永兴桥村 | ~206 | 村庄 | 1949前夕属龙安乡。1949初属上窠乡。1958年属回头大队,1963年属新荣大队,1965年设永兴桥大队。1984年改为永兴桥村民委员会,1988…[详细] |
新荣村 | ~207 | 镇中心区 | 1949前夕和1949初属营前乡。1958年设新荣大队。1984年改为新荣村民委员会,1988年设新荣村公所,1994年改新荣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店前村 | ~208 | 村庄 | 1949前夕和1949初属河东乡。1958年设店前大队。1984年改为店前村民委员会,1988年设店前村公所,1994年改店前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点山村 | ~209 | 村庄 | 1949前夕和1949初属资福乡。1958年设点山大队。1984年改为点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设点山村公所,1994年改点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十里村 | ~210 | 村庄 | “十里”此处指“10华里”,此处地名含义为此地距县城10华里而称为十里…[详细] |
联盟村 | ~211 | 村庄 | “联”此处指“联合”,“盟”此处指“结盟”,含义为由六个村联合组成…[详细] |
连源村 | ~212 | 村庄 | “连”此处指“姓氏”,“源”此处指“起源”,含义为连氏在此地起源…[详细] |
八都村 | ~213 | 村庄 | “八”数目,“都”古代行政区划名,清代本县分成51个都,该地地名含义为原划区域第八个比较聚集的村落,群众自治组织在此设立,故得名八都村民委员会。…[详细] |
十字村 | ~214 | 村庄 | “十字”指“十字路口”,地名含义为该地处于十字路口,群众自治组织在此设立,故得名十字村民委员会。…[详细] |
光明村 | ~215 | 村庄 | “光明”:指“光明村”;设立在光明村,主要为村民服务的群众自治组织,故名“光明村民委员会”。…[详细] |
地名由来:
“日”此处指“初日”,“峰”此处指“山峰”,此处地名含义为山峰朝迎初日,夕送日落,取名为日峰。
荣誉排行:
2023年7月,2023年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出炉,日峰镇入选。
2023年5月,日峰镇被确定为江西省第一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乡镇(街道)。
2023年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日峰镇为第一批江西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乡镇(街道)。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日峰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日峰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日峰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日峰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4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日峰镇第七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日峰镇系黎川县城所在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黎川河畔,境内有高速公路、丰杉线,黎泰公路传境而过,东接潭溪、荷源乡,南邻社苹乡、德胜关镇,西靠龙安镇、中田乡,北与南城县接壤,镇域总面积19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7935亩,山地9.23万亩,水面3万余亩,辖16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160各村小组,200个居民小组,自然村158个,总户数1.86万余户,人口8.3万余人,辖区内有县属单位132个,镇属单位49个,设有基层综治组织、治保会、调委会、联防队27个,形成遍布全镇综治网络。
据清同治版《新城县志》载,黎滩河流经镇域,因而得名。自南宋以来,一直为县衙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前夕,
文化旅游:
黎川玉湖景区位于黎川县日峰镇,玉湖水域面积6000亩,隶属黎川县日峰镇(县城所在镇),据县城17公里,全程路面硬化,乘车半小时即可到达,玉湖在地质上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湖边遍布铁红色的险峰峭壁
黎川试院坐落于黎川日峰镇东方红大道东端南侧原孔庙学宫之右傍(今黎川第二小学校园西南角)与原训导署(今“帝王财富广场”内之“家家乐超市”附近)毗连,创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当时县籍太学
红七军团临时总司令部旧址位于县城日峰镇篁竹街潘家大屋。1932年10月,中央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由建宁迁入篁竹街。1932年12月30日,在潘家大屋前地势开阔的李树坪上,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
喜山寺坐落于圣尾而满蕴--家之灵气而著称的黎川县日峰镇下桥村刘家自然村与武家自然村交界处的日峰山前山之喜山,又称“天峰寺”。占地面积近十亩,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据《新城县志》载,日峰山
历史沿革:
自南宋以来,一直为县衙所在地。
1932年设行政区,属第七行政区,故称黎滩镇。
1943年改名为新城镇,编1-20保。
1949年10月设城关区,1953年易名城关镇,1958年9月成立城关镇人民公社,辖3个街道办事处,9个居委会和5个农业大队(篁竹、新城、联盟、点山、连源)。
1966年10月19日改为红旗镇。
1972年9月19日复称城关镇。
1984年8月体质改革,全国重名改为日峰镇。
2001年11月2
涂宗德(1915~1988),黎川县日峰镇下桥村人。少年时家境贫苦,在家种田和到烟栈当学徒。1931年6月,红军首次来到黎川,即毅然投身革命,被编入闽粤赣游击队任通讯员,后任闽粤赣独立团班长。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