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塘镇 | 隶属:新沂市 |
区划代码:320381116 | 代码前6位:320381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苏C |
长途区号:0516 | 邮政编码:2214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1万人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刘庄村 | ~201 | 村庄 | 因该庄刘姓较多,故名。1949年属新安县新店区,1952年属新沂县新店区,1957年属新沂县新店乡。1959年属新沂市新店公社刘庄大队,1983年属新…[详细] |
孟庄村 | ~202 | 村庄 | 清末,孟姓迁居此地,建立村庄,故名。1959年属新沂县徐塘人民公社。1961年改建为新沂县徐塘林场,属场社合一体制。1964年场社分开,复改为徐塘人民…[详细] |
古木村 | ~203 | 村庄 | 古代此地有一古墓而得名古墓,后因墓不吉,改为古木。…[详细] |
丁集村 | ~204 | 村庄 | 相古时该地系丁氏所居,且逢集,故名。1959年属新沂县徐塘人民公社丁集大队。1961年属新沂县徐塘林场,为场社合一体制。1964年场社分开,复改为徐塘…[详细] |
凉泉村 | ~205 | 村庄 | 凉泉村:位于双塘镇东北5.5公里处。
…[详细] |
袁湖村 | ~206 | 村庄 | 袁姓在湖区定居立庄得名袁湖。1958年设立袁湖大队。1959年属新沂县高塘公社。1982年属新沂县高塘乡袁湖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市高塘乡袁湖…[详细] |
沙沟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因村庄附近有条沙沟而得名。1959年属新沂县高塘公社,1969年成立沙沟大队。1983年属新沂县高塘乡沟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市高塘乡沟村民委员…[详细] |
高塘村 | ~208 | 镇中心区 | 因村中原有高塘沟,故名。1956年设立高塘大队。1959年属新沂县高塘公社。1983年属新沂县高塘乡高塘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市高塘乡高塘村村…[详细] |
叶庄村 | ~209 | 镇中心区 | 叶姓在此居住建庄而得名。1959年属新沂县高塘公社叶庄大队。1983年属新沂县高塘乡叶庄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市高塘乡叶庄村村民委员会。200…[详细] |
钓台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相姜太公在此钓鱼,故名。1959年属新沂县高塘公社钓台大队,1983年属新沂县高塘乡钓台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市高塘乡钓台村村民委员会,200…[详细] |
九墩村 | ~211 | 村庄 | 因距高流九里且地势较高,故名。1959年属新沂县高塘公社九墩大队,1983年属新沂县高塘乡九墩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市高塘乡九墩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双井村 | ~212 | 村庄 | 因有前井、后井两个自然村,故名。1958年设立双井大队。1959年属新沂县高塘公社双井大队。1982年属新沂县高塘乡双井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详细] |
段宅村 | ~213 | 村庄 | 因段姓在此建宅居住得名段宅。1949年先后属新安县塔山区、新安区。1952年属新沂县唐店区和高塘区。1957年属新沂县北沟乡。1958年设立段宅大队。…[详细] |
佃户村 | ~214 | 村庄 | 明朝年间故名甸湖,有谢姓及汪姓两大财主,秦姓、刘姓皆为谢汪两家佃农,在此居住,清朝末年改为佃户。…[详细] |
地名由来:
由原高塘乡与徐塘庄乡合置为双塘镇,因两乡名称中各有一“塘”字,故名双塘。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双塘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双塘镇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双塘镇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双塘镇榜上有名。
2017年12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双塘镇为2017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基本介绍:
新沂市双塘镇位于江苏省新沂市东郊10公里处,全镇行政区域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万亩,下辖12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1万人。
双塘镇所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具有着十分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陇海铁路、205国道、徐连一级公路在境内横贯东西,-公路和霍连高速公路在境内形成互通立交,并在镇中心设有出入口。附近的徐州观音机场和连云港白塔埠机场距离该镇只有50公里的路程。无论是向南向北、还是朝东往西,无论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这里的交通都 是十分的发达和便捷,是商家投资的最佳去处。
双塘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一座汉朝时期的古墓,所出土的陶、瓷、瓦
历史沿革:
2000年1月,合并高塘乡、徐塘庄乡置双塘镇。
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