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荻垛镇 | 隶属:兴化市 |
区划代码:321281117 | 代码前6位:321281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苏M |
长途区号:0523 | 邮政编码:225300 |
辖区面积:约7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6万人 |
人口密度:63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荻垛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荻垛镇历史悠久,因唐王东征,大将薛仁贵率部驻于此,""荻草从生,土垛相连""故名。…[详细] |
塾墩村 | ~200 | 村庄 | 塾墩村:共11个村民小组,耕地2589余亩,人口1890人。…[详细] |
蒋家村 | ~201 | 村庄 | 蒋家村:位于兴化市东郊,荻垛镇东南角,素有荻垛南大门之称。有蚌蜒、盐靖两条干河留经过境,盐靖公路自通过。由蒋家和何兴两个自然村组成,面积3.61平方公…[详细] |
富家村 | ~202 | 村庄 | 富家村:坐落于镇东部,与陶庄镇相毗邻,荻陶公路穿腹村中。由付家、南垛、杨杏三个自然村组成,人口2780人,耕地面积3211亩。…[详细] |
荻垛村 | ~204 | 镇中心区 | 荻垛村:是镇政府所在地,由3个自然村组成。人口4986人,耕地面积4656亩。唐朝薛仁贵东征时饮马楚水,见垛垛相异、芦荻依依,故而取名“荻垛”。…[详细] |
四联村 | ~206 | 村庄 | 四联村:地处荻垛镇西南,分别与大垛、沈伦、张郭三乡镇接壤。2001年由邰家舍、曹家舍、陈吕舍和土娄四个自然舍合并而成,全村705户,2603人,土地面…[详细] |
西毛村 | ~213 | 村庄 | 西毛村:位于荻垛镇北首,东路河以南,高兴东以北,靖盐高速以东,共有23个自然小组,村庄南北长7华里,共有人口3230人,耕地面积5500亩。…[详细] |
新丰村 | ~214 | 村庄 | 原名庙镇庄,后改为新丰村,寓意获得新的丰收。村民委员会驻地在新丰,故名。…[详细] |
郏周村 | ~215 | 村庄 | 郏周村:位于S229省道东侧,有村民2182人,673户,16个村民小组,耕地2578.01亩。…[详细] |
向阳村 | ~221 | 镇中心区 | 向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唐港村 | ~222 | 村庄 | 唐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梓幸村 | ~223 | 村庄 | 梓幸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梓里村 | ~224 | 村庄 | 梓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润王村 | ~225 | 镇中心区 | 润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金石村 | ~226 | 村庄 | 金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兴陈村 | ~227 | 村庄 | 兴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荻垛镇历史悠久,因唐王东征,大将薛仁贵率部驻于此,"荻草从生,土垛相连"故名。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迹在唐大宗、高宗时期。 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 唐贞观后期,唐…… 薛仁贵详细信息++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荻垛镇为2022年度江苏省卫生镇。
2022年1月,荻垛镇被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2017年9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荻垛镇为第三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基本介绍:
兴化市辖镇。1957年建梓辛乡,1958年改公社,1960年更名荻垛公社,1983年改荻垛乡,1995年设荻垛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32公里。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4.6万。宁(南京)盐(城)公路过境,东距204国道15公里。车路河、梓辛河、蚌蜒河、团结河、盐清河、唐港河纵贯境内。辖东兴、塾墩、郏周、蒋家北、蒋家南、杨杏、南垛、郝家、荻一、荻二、荻三、北王、宋石庄、周薛、何兴、南王、陈吕、邰家、曹家舍、土楼、大王舍、小王舍、唐家舍、董家舍、进士、周吾东、周吾西、大袁、征王、七子、野陈、从柏、傅家庄、刘家庄、南傅、新丰、草里、南石、北石、金家庄、郜家、万子、伏兴、西毛一、西毛二45个村委会和荻
文化旅游:
万盛桥,位于江苏省兴化市荻垛镇的荻垛庄,在水旺无山的兴化建一座石桥那是十分不容易的。始建于清代道光五年(1825)。桥长24米,宽1.35米,石质,东西向。桥面用3组计9块长石板铺就,每块石
历史沿革:
1944年初属兴东县,同年11月随兴东县并入兴化县,1945年10月溱潼县成立后,隶属溱潼县梓辛区,1949年5月19日随溱潼县并入兴化县。
属梓辛公社,1958年9月撤区并乡将西毛乡、郏周乡、梓辛乡合并为荻垛公社。
驻地荻垛。
从此,境域及行政体制基本稳定。
1983年10月,恢复乡村制为荻垛乡。
1995年撤乡并镇为荻垛镇。
其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