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涟城街道 | 隶属:涟水县 |
区划代码:320826001 | 代码前6位:320826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苏H |
长途区号:0517 | 邮政编码:223001 |
辖区面积:约13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2万人 |
人口密度:166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0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东门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位于涟水县城东边而命名。2004年,上级部门成立东门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常青路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因位于常青路而命名为常青路社区居委会。2004年,上级部门批准成立常青路社区,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金城路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因在金城路边而命名。2004年,由东门村分出成立金城路社区,成立金城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渠北路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因位于渠北路上而命名。1982年,成立渠北大队,2001年与缪庄村合并为渠北路社区,成立渠北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
涟洲路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涟洲路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新北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因位于涟城街道北边,新成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而命名。…[详细] |
淮浦路社区 | ~007 | 镇中心区 | 淮浦路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大关社区 | ~008 | 镇中心区 | 明清淮安盐运分司在盐河设置的征盐课税的关卡,简称大关。…[详细] |
黄河社区 | ~009 | 镇中心区 | 因靠近废黄河而命名。2001年,由谷鸡村和南堆村合并为黄河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
城南社区 | ~010 | 镇中心区 | 因位于涟水县城的南边。2001年城南村与淤黄村合并为城南社区,成立城南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莲花社区 | ~011 | 镇中心区 | 当时发展浅水藕,所以取名“莲花”。2004年冯王村、引河村合并为莲花社区,成立莲花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新涟社区 | ~012 | 镇中心区 | 因在新涟街上而得命名。1954年成立新涟居委会,2010年改为新涟社区,成立新涟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中山路社区 | ~013 | 镇中心区 | 中山路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北门社区 | ~014 | 镇中心区 | 因位于涟城街道北面而得名。1954年成立北门居委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城东社区 | ~015 | 镇中心区 | 因在涟水县城的东边而得名。2001年颜安村、尤戚村、秦庄村合并为城东社区,成立城东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二塘社区 | ~016 | 镇中心区 | 古时此地为黄河险工段。清乾隆51年,黄河在此处决口,冲成两个大塘,故称为二塘。…[详细] |
荷缘社区 | ~017 | 镇中心区 | 1997年因大面积种植浅水藕和产业化加工,故命名为荷缘。…[详细] |
秉同社区 | ~018 | 镇中心区 | 秉同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西蒋社区 | ~019 | 镇中心区 | 姓蒋一族居住在西边,故命为西蒋。1958年成立西蒋大队,1983年改为西蒋村,2000年并入涟城街道改为西蒋社区,成立西蒋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谷嘴社区 | ~020 | 镇中心区 | 住户多姓谷,地形呈鸡嘴形,故称之为谷嘴。…[详细] |
牌坊社区 | ~021 | 镇中心区 | 因贾进(明代陕西道监察御史)中举而立牌坊,此地便称为牌坊。…[详细] |
军民社区 | ~022 | 镇中心区 | 军民社区:坐落于城北城乡结合部,有10个村民小组,1288户,人口近4.5万人。…[详细] |
大楼社区 | ~023 | 镇中心区 | 从前因当地洪姓人家有一栋两层小楼,成为地方的标志,而得名。…[详细] |
闸北社区 | ~024 | 镇中心区 | 因以前是沿用北门大闸,故取名为闸北。1958年成立闸北大队,1983年改为闸北村,2004年改为闸北社区,成立闸北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城北社区 | ~025 | 镇中心区 | 为适应城市北扩的发展而得名。2012年成立城北社区,成立城北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红日社区 | ~026 | 镇中心区 | 为适应城市西扩的发展,靠近红日大道而命名。…[详细] |
涟东新村社区 | ~027 | 镇中心区 | 涟东新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引河社区 | ~028 | 镇中心区 | 引河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蚕种场社区 | ~029 | 镇中心区 | 因此地原始养殖桑蚕的地方,故名。1958年成立涟水县蚕桑场,县属副乡级单位,于2000年并入涟城街道,2016年改为蚕桑场社区,成立蚕桑场社区居民委员…[详细] |
徐集社区 | ~030 | 镇乡结合区 | 清初,徐姓人在此兴集,故名。1958年成立徐集大队。1983年改为徐集村,2001年徐集村和集东村合并为徐集居委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王湾村 | ~200 | 村庄 | 古盐河流经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子,湾子的地方有很多王姓人家,故称王湾。…[详细] |
张罗村 | ~201 | 村庄 | 因该地张姓、罗姓居民较多而得名。1965年从王湾大队划出,成立张庄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因境内有张庄、罗庄,故更名为张罗大队。1983年改为张罗村…[详细] |
庵园村 | ~202 | 村庄 | 从前这里有庵,因该村处于庵堂前,有菜园,故名。…[详细] |
上庄村 | ~203 | 村庄 | 因村东的庵范组有一寺庙,称为和尚庄,简称尚庄,念成别字,为上庄。…[详细] |
石庄村 | ~204 | 村庄 | 石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红刘村 | ~205 | 村庄 | 因刘元村与红巾村合并而得名。2001年刘园村、红巾村合并为红刘村,成立红刘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林码村 | ~206 | 村庄 | 因原有一个林家码头而得名。1958年成立九堡大队,后因与黄营九堡同名,1965年改名林码大队,1983年改为林码村,成立林码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胡新村 | ~207 | 村庄 | 胡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林场村 | ~208 | 村庄 | 因在过去这里主要以林业为主,故取名林场。…[详细] |
许官营村 | ~209 | 村庄 | 军田制时期,这里是许姓人庄,故名。1958年成立红旗大队,1980年更名为许官营大队,1983年改为许官营村,成立许官营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双码村 | ~210 | 村庄 | 1958年严王村、严码村分别为王码大队和严码大队,因两村合并而得名。…[详细] |
左程村 | ~211 | 村庄 | 以该村姓左、姓程的两个庄子为名,而得名左程。…[详细] |
季庵村 | ~212 | 村庄 | 该地以前有一座天齐庵,庵的西边为季氏宗祠,故名。…[详细] |
上营村 | ~213 | 村庄 | 古时曾驻扎过两个兵营,此处为上营,而得名。…[详细] |
地名由来:
因位于涟水县城驻地而命名涟城。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涟城街道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涟城街道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涟城街道榜上有名。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涟城街道上榜。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涟城街道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涟城街道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行政区域面积132.27平方公里,人口22.06万人,管理19个村委会、25个居委会。厚重的人文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相互交织,境内的妙通塔、能仁寺、米公洗墨池向人们诉说着千年的变迁,国家4A级景区五岛湖旅游区印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是国家级生态镇。
历史沿革:
1949年为涟城镇,1958年设立人民公社时属东风公社,1963年复名为涟城镇。
2018年12月行政区划调整与徐集乡合并为涟城街道。
徐仕妍,女,江苏人,1997年3月15日出生,中国柔道运动员。徐仕妍曾多次代表所在学校南京重竞技学校及江苏队参加各类柔道比赛,表现优异。2015年被体育总局竞体司授予运动健将称号。2021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