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车镇 | 隶属:灌云县 |
区划代码:320723108 | 代码前6位:320723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苏G |
长途区号:0518 | 邮政编码:222000 |
辖区面积:约67.5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59万人 |
人口密度:67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下车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因下车村部驻在下车庄,故名。民国年间下车村为板浦镇管辖,1916年属灌云县第一区沙行乡,1949年属陈楼区下车镇,1954年属仲集区下车镇,1956年…[详细] |
岳河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因此地有所庙宇,叫岳庙,为了纪念古迹,临近车轴河,故名。…[详细] |
刘圩村 | ~202 | 村庄 | 因地主刘登伍,在庄周围挖起圩河,故名。民国年间属板浦镇董仕乡团,1916年属灌云县第一区沙行乡第二保,1949年属陈楼区沙行乡,1945年属仲集区沙行…[详细] |
长春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因清朝末年,地主武、孙两姓为界址问题,发生纠纷,官府判处两姓和好,双方永久共处,故名。…[详细] |
席圩村 | ~204 | 村庄 | 因当地有席姓地主,有很多土地,故名。民国年间属三新市,1916年属第四区庆云乡,建国初属陈楼区、庆云乡,1956年属仲集区下车镇,1957年属四队区下…[详细] |
沙行村 | ~205 | 村庄 | 因此地原为海滩,海浪冲积叠成沙滩,故名。…[详细] |
前门村 | ~206 | 村庄 | 因该村在陈、韩二地主前方,故名。民国年间属灌云县第一区沙行乡,建国初属陈楼区下车镇,1956年属仲集区,1957年属四队区,1958年为下车公社,得名…[详细] |
上车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传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回京时,下车走过一段不便行车的路,在此又上车。故名。…[详细] |
董跳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因当地有名望的董氏董万青居住此地,庄南有一条港沟河,河上设有木跳,故名。…[详细] |
柴市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因柴姓地主在此贸易,故名。民国时属灌云县第二区石羊乡,1949年属陈楼区石羊乡,1956年属仲集区石羊乡,1957年属伊山区石羊乡,1958年属下车公…[详细] |
仲集村 | ~210 | 村庄 | 因地主仲象在本庄西北角兴起集市,故名。民国年间属灌云县第二区石羊乡,1949年属陈楼区石羊乡,1956年属仲集区石羊乡,1957年属伊山区石羊乡,19…[详细] |
顾圩村 | ~211 | 村庄 | 因板浦顾巷一个顾姓财主在此居住,四周建有圩河,故名。…[详细] |
林庄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因该行政村辖较大的自然村林庄,故名。民国年间属灌云县第二区石羊乡第四保,1946年改属石港乡,1949年属陈楼区石羊乡,1958年属仲集区石羊乡,19…[详细] |
印庄村 | ~213 | 村庄 | 因印姓人家在此地开荒种地,后渐成村落,故名。…[详细] |
青山村 | ~214 | 村庄 | 此地有所庙宇叫晓星禅寺,西隔一华里有座晓星山,为纪念这座庙宇,取青山不老之意,故名。…[详细] |
彭渡村 | ~215 | 村庄 | 因靠近善后河,当时摆渡的姓彭,故名。民国年间属灌云县第一区河东乡一保,建国初属陈楼区河东乡,1956年属仲集区河东乡,1957年为伊山区河东乡,195…[详细] |
胡圩村 | ~216 | 村庄 | 因在庄围筑赵圩河,胡姓居多,故名。民国年间属灌云县第一区河东乡,建国初属陈楼区河东乡,1957年属伊山区,1958年属下车公社,得名胡圩大队,1983…[详细] |
陈庄村 | ~217 | 镇中心区 | 因该村陈姓较多,故名。1935年属第二区天一乡,1949年属陈楼区天一乡,1958年属白蚬公社,得名陈庄大队,1966年划出设立白蚬大队,1983年改…[详细] |
德兴村 | ~218 | 村庄 | 因杜姓地主迁此定居,德高望重,寓意人们兴旺发达,故名。…[详细] |
大兴村 | ~219 | 村庄 | 因该村紧靠德兴、朐兴、义兴、三兴庄,故名。…[详细] |
费庄村 | ~220 | 村庄 | 因费氏聚居于此,故名。1935年属第二区义恒乡,1949年属陈楼区义恒乡,1958年属白蚬人民公社费庄大队,1983年改为白蚬乡费庄村村民委员会,20…[详细] |
恒春村 | ~221 | 村庄 | 建国前后,该处一直属义恒乡,取义恒乡“恒”字,寓意春天永恒,故名。…[详细] |
高河村 | ~222 | 村庄 | 山东有一高姓人家逃荒到此后,逐渐发迹,建起一座楼房,房后有一条河,故名。…[详细] |
张庄村 | ~223 | 村庄 | 1935年属第二区义恒乡,1949年属陈楼区义恒乡,1958年属白蚬公社,得名恒春大队,1966年从恒春大队划出设立高河大队,1982年从高河大队划出…[详细] |
长兴村 | ~224 | 村庄 | 原地主客庄,长兴是庄号。1935年属第二区长渐乡,1949年属陈楼区长渐乡,1958年属白蚬公社,得名合兴大队,1981年改为长兴大队,1983年改为…[详细] |
赵跳村 | ~225 | 村庄 | 因长流河边有一个竹跳,由一个姓赵的看管,故名。…[详细] |
青龙村 | ~226 | 村庄 | 因在解放前,该处有一条青龙河,故名。1935年属第二区青云乡,1949年属陈楼区青云乡,1958年属白蚬公社,得名青龙大队,1983年改为青龙村村民委…[详细] |
楼庄村 | ~227 | 村庄 | 因此处有一方姓地主家建有大门楼,故名。1935年属第二区长渐乡,1949年属陈楼区长渐乡,1958年属白蚬公社,得名楼庄大队,1983年改为楼庄村村民…[详细] |
黄荡村 | ~228 | 村庄 | 因该处地势较低,每到夏秋季节,积水很深,当时有黄姓三户住在此处,故名。…[详细] |
茆庄村 | ~229 | 村庄 | 因该村茆姓较多,故名。1935年属第二区白蚬乡,1949年属陈楼区白蚬乡,1958年属白蚬公社,得名茆庄大队,1983年改为茆庄村村民委员会,属白蚬乡…[详细] |
唐跳村 | ~230 | 村庄 | 因陈庄后面有一条东西向河流,河北面住一户唐姓,水面上搭一个小跳来往,故名。…[详细] |
徐圩村 | ~231 | 村庄 | 因在清朝末年,有一徐姓地主为防盗、防匪,在住宅四周挖沟筑圩,故名。…[详细] |
仲集苗圃生活区 | ~500 | 村庄 | 仲集苗圃生活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相传清乾隆帝南巡时经此,因道路行车困难,下车步行,“下车”之名由此始。2013年岘乡并入下车乡设立下车镇。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实际执政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与其父雍正、祖父康熙共同开创“康乾盛世”,他在位期…… 爱新觉罗·弘历详细信息++
荣誉排行:
2022年1月,下车镇被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下车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12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下车镇为2018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基本介绍:
2013区划调整:撤销下车乡、白蚬乡,合并组建下车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原下车乡政府驻地。新设立的下车镇辖31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
下车镇位于灌云县中部,占地面积67.55平方公里,共有17个村委会,2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918人。男女性别比例102:100.人口出生率8.2‰,死亡率5.8‰,自然增长率7.6‰。乡内有两个集镇,一个工业园区,区里有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850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00万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6200万元,增长25.3%;第三产业增加值10750万元,增长24.1%。人均生产总值8
历史沿革:
1949年下车乡,1958年改下车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复置下车乡,2013年1月,白岘乡并入下车乡改为下车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