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堂街镇 | 隶属:桃江县 |
区划代码:430922116 | 代码前6位:430922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湘H |
长途区号:0737 | 邮政编码:413000 |
辖区面积:约17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3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6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三堂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唐太宗敕修龙牙寺,令沅江、龙阳(今汉寿县)益阳三知县会集在市街上一起三堂议事,故名“三堂街”。…[详细] |
接龙桥村 | ~201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在此修一桥,接通从安化延伸到此的一条龙形山脉,故此得名。…[详细] |
湖莲坪村 | ~204 | 镇中心区 | 明初,邵阳人在此经过观此地形似莲花,故名湖莲坪。…[详细] |
郭家洲村 | ~208 | 村庄 | 原名龙牙洲,明景泰年间郭元清从湖北荆州迁居此地,故此得名。…[详细] |
晚谷回民村 | ~212 | 村庄 | 晚谷回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合水桥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咸丰三年在此地两条港水汇合处架桥一座故名合水桥。…[详细] |
大屋山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道光年间胡姓在此山坡上建一大屋而得名。1961年称大屋山村公社,1981年称大屋山村小组,2008年并村后由原来的花桥村,大屋山村,七星桥,三村合一改…[详细] |
三堂街村 | ~221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胡、周、李、饶、温、邹、六姓从外地迁来此地经营商业,形成一个小镇,以附近资江中的吊钟塘,泗里塘,九丰塘命名为三塘街,1929年胡,周,李势大,以…[详细] |
花桥坪回族村 | ~227 | 村庄 | 花桥坪回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龙牙坪村 | ~230 | 村庄 | 传说唐初有一曦龙为龙牙寺开了一片斋饭田,老和尚为了感谢曦龙命此地为龙牙坪。…[详细] |
胡家坳村 | ~232 | 村庄 | 明代,名符家坳,后符姓卖与胡姓改名胡家坳,故称胡家坳组村。…[详细] |
九峰村 | ~234 | 村庄 | 此地从天于仑下看,此处连起六峰下又起三峰,故名九峰。…[详细] |
赤塘村 | ~241 | 村庄 | 此地群山环抱恰似池塘固堤,独岩坝桥有缺口像成了不蓄水的干塘,故名赤塘村。…[详细] |
王母村 | ~242 | 村庄 | 相传唐太宗与王母娘娘曾经此地,故名王母村。…[详细] |
天子仑村 | ~247 | 村庄 | 清代。据风水先生推断,有人进葬此山,后代必出天子而故名。…[详细] |
乌旗山村 | ~250 | 镇乡结合区 | 634年尉迟恭主修龙牙寺,驻此山时立乌旗于此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镇区三堂街,昔有胡氏安定堂、周氏汝南堂、李氏陇西堂,故名。
基本介绍:
三堂街镇共有3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人口38500人,其中农业人口34500人。31个行政村中,有2个回族村,有回民1100人。三堂街是一个历史老镇,地处江北(其中湖莲坪片在江南),与汉寿相邻,有两条主要公路与常德、汉寿相通,加上水运较为便利,因此,商贸流通十分活跃,是桃江县江北地区的商业中心,辐射县内的大栗港、沾溪、武潭、罗家坪、砟埠、栗山河、乌旗山、修山等乡镇以及汉寿的多个乡镇,每日流动人口上万。三堂街的芝麻批发久负盛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湖南省最大的芝麻集散地之一。三堂街 镇有稻田2.1万亩,山林7.1万亩,楠竹资源十分丰富,竹木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了三堂街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三堂街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湖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1年1月,三堂街镇入选湖南省2020届文明村镇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三堂街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5年4月,第七批湖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三堂街镇上榜。
文化旅游:
杨家渡遗址地址:桃江县三堂街镇九峰村时代:商周类型:古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桃政发【2011】14号2011
沙咀上遗址地址:桃江县三堂街镇湖莲坪村时代:商周类型:古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桃政发【2011】14号201
胡家湾遗址地址:桃江县三堂街镇湖莲坪村时代:商周类型:古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桃政发【2011】14号201
李仁坪遗址地址:桃江县三堂街镇湖莲坪村时代:新石器类型:古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桃政办发【1988】50号
历史沿革:
宋代,三堂街镇域属潭州(今长沙市),县辖8乡,三堂街在第三乡境内。
元代,益阳升为州,县以下区乡里保无变异。
明代,益阳复降为县,辖23里,镇域属四里和五里的一部分(即今合水桥境)。
清代,沿明制。
民国时期,镇域为益阳县三山乡(但不辖合水桥,辖修山镇部分)。
1949年10月,镇域隶属益阳县第ll区。
1950年,划乡建镇,镇域隶属益阳县第11区范围。
1952年2月16日,桃江从益阳县析出置县,镇域是为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