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泗汾镇 | 隶属:醴陵市 |
区划代码:430281107 | 代码前6位:430281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湘B |
长途区号:0731 | 邮政编码:412000 |
辖区面积:约70.0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5万人 |
人口密度:约64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双塘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双塘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何田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何田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枧上社区 | ~007 | 镇中心区 | 枧上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农场社区 | ~008 | 镇中心区 | 农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石湾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石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泗汾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泗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陈家垅村 | ~208 | 镇中心区 | 陈家垅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符田村 | ~215 | 镇乡结合区 | 符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石虎村 | ~225 | 村庄 | 石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花茂村 | ~229 | 村庄 | 花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茶田村 | ~230 | 村庄 | 茶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泗汾之名,源自泗汾河(亦称铁水)。据旧县志载:“该河原分四水,因名'四分',后人于字旁各加三点水,遂为”泗汾“。
基本介绍:
泗汾镇位于醴陵市南郊。东连沈潭镇、清水江乡,南接船湾镇,西与大障镇、嘉树乡毗邻,北面是孙家湾乡。总面积70.0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6960亩。其中:水田24372亩。辖2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345个村民小组,11个居民小组,9047户,37514人。其中:集镇常居非农业人口4249人。镇0所在地人民路8号。
泗汾镇为醴陵市历史上农业大镇,1985年经批准为醴陵市首批四个建制镇之一。乡镇企业开始起步发展。为推进农村“三化”进程,2002年由醴陵市人民0正式确定为醴陵市东西南北四大重点发展建设中心集镇之一的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给泗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泗汾镇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湖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公布,泗汾镇入选。
文化旅游:
淇田渡槽位于泗汾镇淇田村夏江背组,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渡槽墩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
板凳形窑址位于泗汾镇茶埠塘村欧塘组,年代为汉。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向各至窑址边缘外8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
台子上遗址位于泗汾镇石湾村农虎组,年代为汉--晋。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向各至遗址文化堆积边缘外8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
牛形山遗址位于泗汾镇陈家垅村新屋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向各至遗址文化堆积边缘外8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
横岭桥位于泗汾镇淇田村横岭桥组,年代为明。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桥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
历史沿革:
宋代时期,属金水乡崇仁里。
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属第五都。
民国时期,先后属第三区、南二区。
1950年后,属第四区、第五区。
1956年,撤区并乡为泗汾乡。
1958年,建立泗汾公社。
1982年,设乡级建制镇。
1985年,泗汾镇、乡合并为泗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