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泗湖山镇 | 隶属:沅江市 |
区划代码:430981105 | 代码前6位:430981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湘H |
长途区号:0737 | 邮政编码:413000 |
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22万人 |
人口密度:约53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泗湖山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此地原“石立如削”,后沉陷,仅存一小山包,因有东波湖、七里湖、筲箕湖、净下湖四湖环山,故名“泗湖山”。…[详细] |
朱冯村 | ~202 | 村庄 | 朱、冯均为姓氏,朱家嘴村西河口和冯家湾村合并时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
坪塘岭村 | ~209 | 村庄 | 坪塘岭村和光复渔场合并,仍以坪塘岭村命名。…[详细] |
北港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因所在区域一河名北港长河,故而得其村名北港村。…[详细] |
南竹脑村 | ~215 | 村庄 | 此地位于沅江市东北部,古为大成、文林两垸南部丁头处,故名南大脑,后演变成南竹脑。1983年建立南竹脑村,2008年5月与三洲嘴合并,仍名南竹脑村…[详细] |
华星村 | ~220 | 村庄 | 华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石子埂村 | ~221 | 村庄 | 据传此处曾有一线埂子,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杨么军纪严明,执法如山,在此执意斩杀违法之子,故称杀子埂。后演变交为石子埂。…[详细] |
和平村 | ~224 | 村庄 | 寄“和平”之寓意而成名。1950年属沅江八区重华乡和平村,1956年名和平农业合作社,1961年各和平大队,1983年改村,2008年与旗北、西南三村…[详细] |
两鲜村 | ~228 | 村庄 | 因鲜鱼塘村、鲜红村两个村合并后,各取一字故名为两鲜村。…[详细] |
中和村 | ~234 | 村庄 | 两村合并后,保留原老村村名“中和村”。1950年属湘阴县十八区,1951年划入沅江县第八区,1956年建中和农业合作社,1961年建中和大队,1983…[详细] |
净下洲村 | ~235 | 村庄 | 此地原有一湖,盛产浅水小河虾,名尽虾湖,后经淤积成洲,谐音演变为净下洲。…[详细] |
光复垸村 | ~240 | 村庄 | 解放以来为牛尾大队,1976年分村,取名为光复村。2016年群益村、牛尾托村合并为光复垸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华红村 | ~241 | 村庄 | 重华村、洞庭红村合并时各取一字得名。2016年,重华村、洞庭红村合并为华红村,至今。…[详细] |
东安垸村 | ~242 | 村庄 | 因合并时的村名都有个东字,以生活平安祥和而命名。…[详细] |
地名由来:
泗湖山镇因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泗湖山村得名。此处原“石立如削",后沉陷,仅存一小山包,因有东波湖、七里湖、筲箕湖、净下湖环绕,故名泗湖山。
基本介绍:
泗湖山镇辖西河口、朱家咀、冯家湾、坪塘岭、光华、北港、泗湖山、星台、三洲咀、南竹脑、护华洲、石子埂、华田、莫愁湖、鲜鱼塘、鲜红、东红、中和、东林、东安、东波、八百亩、洞庭红、文林、重华、旗北、和平、西南、牛尾托、光复、群益、西华、双洲、长安等34个行政村,422个村民小组,有洞庭红、光复、幸福、双华四大渔场,总养殖水面1.1万亩,1个泗湖山社区居委会。全镇计税面积4492公倾,年上交国家税费615万元。2002年末总人口59787人,出生率8‰,工农业总产值54000万元,比2001年增长6.8%,其中农业总产值20500万元,工业总产值33500万元,财政预算收入1154.2万元,镇财政消赤
文化旅游:
重华遗址地址:沅江市泗湖山镇重华村三组时代:商代类型:古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沅政发﹝1990﹞15号199
历史沿革:
南朝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为重华县治,后沉陷为湖洲。
民国时期,相继成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属第八区、双华乡、双华人民公社、共华人民公社、泗湖山区管辖。
1995年,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