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边城镇 | 隶属:花垣县 |
区划代码:433124108 | 代码前6位:433124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湘U |
长途区号:0743 | 邮政编码:416000 |
辖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65万人 |
人口密度:约53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茶洞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茶洞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码头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码头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贵碳村 | ~203 | 镇中心区 | 贵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板栗村 | ~204 | 村庄 | 板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骑马坡村 | ~206 | 村庄 | 骑马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米粮村 | ~209 | 村庄 | 米粮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白岩村 | ~210 | 村庄 | 白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火焰土村 | ~211 | 村庄 | 火焰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长老坟村 | ~212 | 村庄 | 长老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茶园坪村 | ~213 | 村庄 | 茶园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太村 | ~214 | 村庄 | 南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磨老村 | ~215 | 村庄 | 磨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塘坪村 | ~218 | 村庄 | 大塘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猫儿塘村 | ~219 | 村庄 | 猫儿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搞河村 | ~220 | 村庄 | 搞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踏沙村 | ~221 | 村庄 | 踏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木树村 | ~224 | 村庄 | 大木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和平村 | ~226 | 镇中心区 | 和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大寨村 | ~227 | 村庄 | 大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通州村 | ~228 | 村庄 | 通州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隘门村 | ~229 | 镇中心区 | 边城,原名茶峒,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为酉水河支流清水江上游最后一个商埠码头,与重庆市、贵州省隔江相望,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详细] |
地名由来:
边城原名茶洞,茶洞在苗语里意为:汉族人居住的村寨。2005年,把茶洞改名为边城。故此,茶洞现名叫边城。
基本介绍:
花垣县边城镇位于湘、黔、渝三省交界之处,“素有一脚踏三省,湘西小南京”的美称,属湘四大名镇之一。边城镇原名茶峒,城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康熙二十三年才建治,设立了干州分防同知。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曾在这里生活,并以茶峒为背景写出了不朽名篇——《边城》。
2000年秋,考古工作者在边城镇80平方米的开口面积中,发现了一万年以前的遗址,共出土近千件极具研究价值的釜、豆、罐、骨针、打制石器等。文物工作者惊呼:这是这块土地继南长城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1949年11月,开国元勋-、-曾在这里设立指挥站所,指挥入川作战。为了配合大军入川,当地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边城镇被确定为2022届湖南省文明村镇。
2020年1月,湘西自治州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边城镇为2019年度湘西自治州卫生乡(镇)。
2016年10月,边城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4年7月,边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4年2月,边城镇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23年5月,边城镇荣获第一批湖南省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药王洞遗址位于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史前文化堆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堆积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上部堆积包含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要素。发现挡土墙遗迹1处。出土打制石器61件,磨制
历史沿革:
清嘉庆七年(1802年),边城镇境域称水绥办茶洞堡。
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为茶洞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改为茶洞镇。
2005年,改为“边城镇”。
同年,与大河坪乡合并为新的“边城镇”。
碗儿糕。白的雪白、黄的金黄、膨松糯软、香甜微酸的碗儿糕是茶峒的又一大特色。当舌尖刚触及到那一层糕体,一股清凉香甜微酸伴着米香直浸心脾。同行中有人说这碗儿糕有点像发糕,我仔细品尝回味一番后,也有同感,但
凉粉。我们到达茶峒是在夏季的一天,天气较为炎热,看到沿街有几家卖凉粉的,便上前购买品尝,借以消暑。据说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吃凉粉的历史已经无从追溯和考证了,只是祖辈相传,似乎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吃上
不是用醋泡的萝卜,而是用一种特制的酸水泡的红萝卜。据说在湘西一带的土家族和苗族村寨里,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备有一个醋萝卜坛子。醋萝卜是人人喜食之品,特别是每逢年节,餐桌上更少不了醋萝卜。制作醋萝卜有一套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