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河口镇 | 隶属:麻城市 |
区划代码:421181110 | 代码前6位:421181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J |
长途区号:0713 | 邮政编码:438000 |
辖区面积:约355.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99万人 |
人口密度:14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舒家畈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原居民姓舒,且地处平畈,故名“舒家畈”。现舒姓绝迹,刘、徐姓继居,名称沿用。…[详细] |
万寿集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古代这里曾是一个小集市,当地群众每逢初一、十五带上自家的农副产品到这里来赶集,宋代时期,一家店老板的老爷子七十岁生日,街坊亲戚都来庆寿,正好“五女征南…[详细] |
槐树坳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原槐树坳村,1956年为三河区三河乡和平九社、四社,1958年为三河人民公社响水潭四中队,1959年为三河公社舒家畈九中队,1961年为三河区舒家畈公…[详细] |
杉树坪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居民住房附近多杉树,居民住所前有一棵直径约一米,树高12米的大杉树,并生长在一块平地上,故名。…[详细] |
河铺村 | ~209 | 村庄 | 河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汪家冲村 | ~210 | 村庄 | 原汪家冲村,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三河口区柳林乡丰产十一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三河人民公社河铺三、四中队,1961年为三河区河铺公社三、四大队…[详细] |
金盘地村 | ~211 | 村庄 | 因村前有一条小山咀,形似鱼状,山咀东、北、西均是冲田,四周又有小山环绕形似托盘,传说是金盘托鲤的吉兆地,被传为金盘地,故名。…[详细] |
商家塆村 | ~213 | 村庄 | 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三河区石门乡红星一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三河人民公社石门畈一中队,1961年为三河区石门畈人民公社一大队,1975年撤区…[详细] |
前畈村 | ~214 | 村庄 | 1956年合作社时期为三河区石门乡红星二社,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为三河公社石门畈二中队,1961年为三河区石门畈公社二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后为三…[详细] |
何家畈村 | ~215 | 村庄 | 1956年为三河区石门乡红星三社,1958年为三河人民公社石门畈三中队,1961年为三河区石门畈公社三大队,1975年为三河公社何家畈大队,1981年…[详细] |
九歇山村 | ~216 | 村庄 | 相传以前,黄柏山祖先力大无穷,他挑着一对石狮自三河北上,来到一片开阔地,这里海拔较高,其间他歇息了九次,故名。…[详细] |
吴河村 | ~217 | 村庄 | 历史上境内有一条主河流,在河面上修了一座三孔石桥。后来自然灾害把河道变到了南边山边。三孔石桥就立在田畈中间,形成了“无河的一座桥”。人们简称“无河”。…[详细] |
平斗山村 | ~219 | 村庄 | 居民住地海拔六百米的高山。名字来源有两个说法,山下的说法是山上居民住地较平,但四面上下山的路都在十里以上,而且又堵,故叫“平堵山”。山上的说法是山上居…[详细] |
程鹏畈村 | ~220 | 村庄 | 1956年为三河区平堵山乡三好六社,1958年为三河人民公社响水潭六中队,1961年为三河区平堵山公社六大队,1975年为三河公社程鹏畈大队,1981…[详细] |
八磊石村 | ~221 | 村庄 | 历史上这里是从阎家河进入平斗山至安徽的主要人行路,半山的路边有八个大小不同的石头相垒,因“垒”谐音“磊”,故称“八磊石”。…[详细] |
河西村 | ~223 | 村庄 | 多数居民建房在小河之西,故名。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三河区八磊石乡先进二、三、六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三河公社八磊石二、三、六中队,1961年为…[详细] |
殷家山村 | ~225 | 村庄 | 传说古代有一位姓殷的将领率三百余士兵途经此地,殷将领为了不扰乱百姓的生活,命令全体官兵宿营山上,官兵们在山上挖野菜采野果充饥,在山上住了三个多月,到转…[详细] |
刘家河村 | ~231 | 村庄 | 地处举水河畔,在途经市区主干道旁,以前,这里居住一个大户人家姓刘,故名。…[详细] |
马王河村 | ~232 | 村庄 | 据宋朝时期,在黄柏山上有一名姓虞的草寇,自立为王,人称黄花天子,后来官兵剿匪,虞王拒擒,于是追至该处一场恶战,虞王与坐骑战死河边。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一历…[详细] |
周家河村 | ~233 | 村庄 | 周家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黄土咀村 | ~234 | 村庄 | 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三河区柳林乡丰产八、九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三河公社柳林四、五中队,1961年为三河区柳林公社四、五大队,1965年为三…[详细] |
饶家畈村 | ~236 | 村庄 | 原饶家畈村,1956年为三河区饶家畈乡第三社,1958年为三河人民公社饶家畈三中队,1961年为三河区饶家畈区饶家畈公社三大队,1975年为张广河公社…[详细] |
半道城村 | ~237 | 村庄 | 以历史人文故事而命名。古代有一户大地主,为了防御强盜和土匪,在住所四周修筑一道城墙。后来因强盗和土匪的抢窃,加上战事的发生,城墙被毁掉了一半,只剩下一…[详细] |
童家河村 | ~241 | 镇乡结合区 | 位于原三河口镇老街,居民原姓童,靠近三河一条大河,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该地处于张广河、石门河、石桥铺河三条河的汇聚口,故得名“三河口”。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三河口镇被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命名为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
2017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三河口镇为2016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基本介绍:
三河口镇是一块古老、神奇、富饶的土地,背倚大别山,面向大京九,与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全镇辖38个行政村,人口4.5万,版图面400平方公里,居黄冈市乡镇之首。境内山地面积占总面80%,丘陵占20%,平均海拔320米。镇政府驻地因地处石门河、石桥铺河、张广河,三河交汇口故名三河口。 三河口镇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气候温凉 湿润,环境优美。三河口镇以30000亩的高产优质桑园和常年500吨的干茧产量而居全省乡镇之首,素有“湖北蚕桑第一镇”之美称。生产的“长缘”牌蚕茧,“神仙”牌白厂丝广销浙江、江苏、安徽、重庆、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市。三河口镇是大别山野生中药材的主要产地,盛产天麻,杜仲、百合、苍术、桔
历史沿革:
前身为三河口区,1987年9月撤区并乡一分为三,成立三河口镇、平斗山乡、张广河乡。
1993年9月撤销平斗山乡,所辖八磊石、平斗山两个管理区9个村,划归三河口镇,所辖饶家畈管理区3个村划归张广河乡。
1999年10月,张广河乡整体并入三河口镇。
被列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的龟山绿茶,1980年10月被评为全国五大名茶之一,1988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奖,1989年亚运期问,送往北京.受到国际友人赞赏。一位新加坡朋友品赏了这种茶以后,翘着大拇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