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毛家港镇 | 隶属:公安县 |
区划代码:421022113 | 代码前6位:42102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D |
长途区号:0716 | 邮政编码:434000 |
辖区面积:约1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14万人 |
人口密度:36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茅穗里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茅穗里又名大贤里。茅穗里名来自智者大师(佛教天台中派始祖)“指茅为穗,点水为油”的民间传说。《佛祖统记》载:“荆州碑曰,智顗禅师,初欲出家,母谓之曰:…[详细] |
官沟社区 | ~002 | 村庄 | 清朝初年,虎渡河的支流新店子河、绿茶铺子、下桥口、尹家湾流经新店子集镇,再南通官滋河。官府为了搜刮民财,在此设卡收税,官沟由此得名。1870年,松滋朱…[详细] |
玉湖社区 | ~003 | 村庄 | 同治四年(1865),公安大旱,知县袁鸣珂上荆州禀报旱灾,路过茅穗里,看见此湖,汪洋一片、粼粼碧波,在这大旱之年,水贵如玉,欣然惊叹“好一个玉湖”,由…[详细] |
魏家祠村 | ~202 | 村庄 | 因魏氏家族在此聚居,修建祠堂而得名魏家祠。…[详细] |
曹咀村 | ~204 | 村庄 | 松东河在此转弯形成一咀,曹家在咀上开设杂货铺,故此得名曹家咀,后改为曹咀。…[详细] |
丁堤拐村 | ~206 | 村庄 | 以官滋河丁堤段最大的拐弯处与毛班公路相交形成丁字形状,故名丁堤拐。…[详细] |
复兴村 | ~209 | 村庄 | 以此地原有地名复兴大队而命名。1950年后属松滋县龙兴乡。1953年以米积台街道为界,将龙兴乡划归公安县,属公安县新桂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玉湖…[详细] |
桂丰村 | ~210 | 村庄 | 以范围内最大的湖泊中桂湖和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得名。…[详细] |
青羊岗村 | ~211 | 村庄 | 清同治年间(1840年),此地一小岗丘灌木丛生,岗上繁生黑色山羊,故此得名“青羊岗”。…[详细] |
白马垱村 | ~213 | 村庄 |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1840年),玉湖周边泥泞路滑,一农妇每日担水饮马,小白马为感激村妇化身一道大堤,供人们担水劈柴,生产生活出行方便,故此得名白马垱。…[详细] |
响垱口村 | ~214 | 村庄 | 因地势低洼,雷声一响,积水满垱,围垸溃口,故称“响垱口”。…[详细] |
新曙光村 | ~216 | 村庄 | 由新店子村和曙光村合并而得名“新曙光村”。…[详细] |
尹家湾村 | ~217 | 村庄 | 因尹姓在此较多,并建房定居,后人俗称“尹家湾”。…[详细] |
塘咀村 | ~222 | 村庄 | 虎渡河西岸在此形成一咀,河咀边多唐姓人氏居住,故名唐咀,后因忌讳宗族观念,改为塘咀。…[详细] |
军堤村 | ~223 | 村庄 | 原名“君堤”,解放后人们痛恨封建君主,热爱解放军,将“军”改为“军”,因此得名“军堤”。…[详细] |
红光村 | ~228 | 镇乡结合区 | 1970年原双湖大队与新华大队合并后由上级命名为红光大队,寓意光明前景。…[详细] |
张家湖村 | ~231 | 村庄 | 村中一湖,周围居民以张姓居多,故名“张家大湖”。…[详细] |
蒲田咀村 | ~232 | 村庄 | 以地片地貌名和群众自治组织综合命名。清末,此地为松东河东岸一咀,咀上长满蒲草,远看似一片稻田,故名“蒲田咀”。…[详细] |
新剅村 | ~233 | 村庄 | 以虎渡河原塘咀大队与新剅大队交界处一座闸,即剅口闸命名,因剅口闸废旧建新,改为新剅。以村内地物和群众自治组织综合命名。…[详细] |
同新村 | ~234 | 村庄 | 由青云村河横堤村合并形成,以一起迎接新的美好生活的寓意命名。…[详细] |
沙斑桥村 | ~235 | 村庄 | 以老地名沙斑桥命名。2018年合村并组,大公村村民委员会和严家剅村村民委员会合并为沙斑桥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毛家港镇至今。…[详细] |
神台湖村 | ~236 | 村庄 | 以前辖区内有个湖,湖边建庙宇设神台,故名。…[详细] |
竹乡湖村 | ~237 | 村庄 | 此村由乡政村、下桥口村、长湖村合并形成,原下桥口村多竹林,取乡政村的“乡”,长湖村的“湖”,故名竹乡湖。…[详细] |
双剅村 | ~238 | 村庄 | 以老地名双剅口而命名。2018年合村并组,南堤村村民委员会和螺丝湾村村民委员会合并成双剅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毛家港镇至今。…[详细] |
新岗村 | ~239 | 村庄 | 由新桥和岗河村合并形成,两村各取一个字,新桥村的“新”,岗河村的“岗”,故名。…[详细] |
上沙河村 | ~240 | 村庄 | 位于沙河上段,故名上沙河村。2018年合村并组,撤销军台村村民委员会,军台村村民委员会和马蹄拐村村民委员会合并为上沙河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毛家港镇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清同治九年(1870),松滋朱家埠河堤溃口后,有毛家浩在此开茶馆;随之有湖南竹木客商和宜昌等地的山茶、水果商来此开行设店,逐渐形成集镇,故名毛家港。
基本介绍:
毛家港镇位于公安县西北部,与松滋市宛市镇、荆洲市弥市镇接壤。东依虎渡河,西临松东河,官滋河纵贯其间,将全镇分割成三善院和曹咀垸。总面积195平方公里,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3.5公里。
毛家港镇在明清时代属于茅穗里村,又名大贤里。民国六年(1917年)属西北上乡。1958年建立为玉湖人民公社,下辖五个生产管理区。尔后,行政区由公社改为区,再由区改为社,1987年建置改为毛家港镇至今。
历史沿革:
古时属茅穗里,又名大贤里,属公安县管辖。
清同治四年,称玉湖。
清同治九年,更名毛家港。
1917年属公安县西北上乡,1946年属公安县善成乡和同心乡。
1952年属公安二区。
1955年属公安县东港区管辖。
1958年属公安县玉湖人民公社,下辖官沟、桂湖、塘咀、胜利、毛华、莆田、尹明、新窖、杨家湾、曹咀10个大队。
1959年属公安县玉湖人民公社,下辖官沟、窖口、玉湖、玉东、大同5个管理区。
1961年属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