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乔楼镇 | 隶属:荥阳市 |
区划代码:410182101 | 代码前6位:41018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A |
长途区号:0371 | 邮政编码:450000 |
辖区面积:约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8万人 |
人口密度:约50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东郭村 | ~201 | 村庄 | 相古时村有郭姓居住,后郭姓搬迁。明末该地回族分居索河沿岸,本村居东,得名“东郭”。…[详细] |
孙砦村 | ~203 | 主城区 | 孙砦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沈洼村 | ~204 | 城乡结合区 | 明初有户沈姓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东南有青龙岗,此地势如在低洼处,成村得名沈洼。…[详细] |
七里村 | ~205 | 城乡结合区 | 明初平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西距荥阳城七华里,东距二十里铺(今豫龙镇址)七华里,得名“七里头”,后简称“七里村”。…[详细] |
任庄村 | ~208 | 村庄 | 此地原有东鲁、中鲁、西鲁三村相邻,后东西两村遭水灾被毁,仅存中鲁村,因任姓居多,清初改称“任庄”。任庄村委会是通过基层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办理本村公共事…[详细] |
蔡寨村 | ~209 | 城乡结合区 | 蔡氏自巩县青衣镇迁居今蔡寨(村)东南方、蔡垌(村)正东方一南北走向沟(铜沟)边定居,日久成村,清咸丰年间筑寨,称蔡寨。…[详细] |
陈寨村 | ~210 | 村庄 | 明末陈姓人家定居,日久成村,四周地势较高,村如在土寨中,得名“陈寨”。…[详细] |
陈沟村 | ~211 | 村庄 | 明代此地有村,名“东芦村”。陈姓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荥阳东关,明末迁万山北麓北来一条大沟内,故名“陈沟”。因与广武公社陈沟大队陈沟(村)重名,1982…[详细] |
槐树洼村 | ~212 | 村庄 | 万山、三山之间稍北,洄水流经之处,中有低洼地,原有特大古槐长在此周高中低水洼处,村落在此得名槐树洼。…[详细] |
张王庄村 | ~213 | 村庄 | 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张、王两姓人家分别迁张楼、王庄(今属城关乡),其第四代先后移居此地,建村得名张王庄。…[详细] |
冢子岗村 | ~214 | 村庄 | 清乾隆六年(1741)数户姓张人家迁土岗处,在岗上有一土堆,传为宋兵部侍郎王强所建的冢,村由此得名冢子岗。…[详细] |
聂楼村 | ~215 | 村庄 | 传明洪武初,聂氏自山西迁此建楼,成村得名聂楼。…[详细] |
韩村村 | ~216 | 村庄 | 村西土地庙碑记载,明嘉靖年间韩姓居此,成村得名韩村。…[详细] |
付河村 | ~217 | 村庄 | 付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楚堂村 | ~218 | 村庄 | 楚姓明初由宜阳迁此,原居老庄,建有楚氏祠堂,后村被火焚,村民移居祠堂西建村,命名“楚堂”。楚堂村委会是通过基层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调节…[详细] |
张村庙村 | ~219 | 村庄 | 村内有“张崔庙”古庙宇,故名。1958年建张崔庙大队,以大队部驻“张崔庙”古庙宇得名,属宏伟人民公社。1959年属乔楼人民公社辛岗大队。1960年划给…[详细] |
辛岗村 | ~220 | 村庄 | 明初辛姓(大公、二公、三公,墓在村南岗上,旧有墓碑)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山岗上,建村得名。…[详细] |
李沟村 | ~221 | 村庄 | 以姓氏得名,清初建村。1958年5月归乔楼乡,9月属宏伟人民公社聂楼大队。1963年2月自聂楼大队分出,建李沟大队,以大队部在李沟得名。1983年因体…[详细] |
狮村村 | ~222 | 村庄 | 传村西原有一个石狮,清初迁来住户,成村得名狮村。狮村村委会是通过基层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调节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自我管理、自我…[详细] |
地名由来:
明初乔姓自山西洪洞县迁荥阳城东五里屯(今乔寨),十四世孙乔国栋于清乾隆初年择东南地盖楼,即“乔家楼”,后成村取名乔楼。
基本介绍:
乔楼镇位于荥阳市中部,紧邻市区,东与豫龙镇相接,南与崔庙镇相望,西与城关乡接壤,全镇辖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00亩,辖18个行政村,185个村民组。辖区内总人口3.8万人,其中汉族3.55万人,回族0.25万人。
我镇居于半丘陵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600毫米,辖区有丁店,楚楼两座中型水库,水产丰富。
310国道自镇域北部东西穿过,荥贾公路、荥密公路、荥丁公路(防汛路)南北贯境,市区万山南路、塔山南路、广武南路、京城南路直通境内,同五条村镇公路构成全镇交通网络;通讯网络健全,程控自动电话网独立排码,安装固定电话4855部,入户率50%。
乔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乔楼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乔楼镇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乔楼镇为2020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文化旅游:
阴氏节孝坊位于荥阳市乔楼镇东郭行政村秋社自然村东,清雍正十二年(1734)为旌表陈让妻阴氏而建。该坊从北向南,是座3间牌楼式石坊,现仅存最下一层,宽6.23米,高3.57米。华板正前面上刻:
北头遗址位于索河路街道办事处(索河办)槐树洼行政村北头村周围,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21万平方米。遗址为多级台地,其中部、北部崖壁的文化层中暴露有红陶片、石铲等,少量陶片
历史沿革:
清乾隆十二年(1745)属荥阳县孝义乡。
1918年属西区。
1931年属第六区。
1936年属第一区。
1940年设洄沟乡。
1942年洄沟乡与第二区的楚堂乡、秋社乡合为回龙乡。
1948年设乔楼区。
1952年改为第二区。
1956年分属城关、罗圈中心乡。
1957年自城关中心乡分设楚庄中心乡。
1958年5月为乔楼乡,9月称宏伟公社,崔庙公社的纸坊、李河、张河、傅河、六道口、岵山坡、石岗等自然村划入。
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