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周口市 > 西华县 > 聂堆镇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聂堆镇

[移动版]
地名:聂堆镇隶属西华县
区划代码:411622105代码前6位:4116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P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辖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6万人
人口密度:约65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前梁村~200镇中心区
商代时,前梁的原名为聂堆。聂王随商王(武丁)巡行时,薨并葬于本村的集南头。后群众建了一所聂王庙,每逢阴历初一、十五,进香祭祀,遂称聂堆。1664年,梁…[详细]
黄庄村~201村庄
明代,黄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发展成村,定村名为黄庄,故名。…[详细]
小李庄村~202村庄
明代,有一年山西大旱,从洪洞县迁来李姓人家定居,繁衍生息,他们育有两子,大儿子成家后选择分出去独立生活,繁衍成村,称大李,小儿子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定村…[详细]
埠口村~203村庄
明代,此地原有几个小村庄,慢慢发展连在一起,因村西贾鲁河上设有渡口,得名埠口,故名。…[详细]
刘那村~204镇乡结合区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刘姓一族在此定居,发展成村,按照当地习俗,以村民姓氏和当地口语“那”得村名刘那。…[详细]
何那村~205村庄
清康熙三年(1664)建村,居民多为何姓,以村民姓氏和当地口语“那”,定村名为何那(口语“那”即村庄的意思),故名。…[详细]
寺都岗村~206村庄
女娲曾在此造人,外出炼五彩石补天,拯救世人,长期劳累过度,病故他乡,因女娲后裔思念女娲故都,而修建女娲城,后人聚居成村,得名思都岗,故名。…[详细]
惠楼村~207村庄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惠姓一族在此建村,逐渐发展壮大,在村中建起木楼,故名。…[详细]
大李村~208村庄
明末,有一年山西大旱,从洪洞县迁来李姓人家定居,繁衍生息,他们育有两子,大儿子成家后选择分出去独立生活,繁衍成村,称大李,小儿子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定村…[详细]
轩那村~209村庄
明代,轩辕氏先祖由睢县轩老家迁居到此,得名轩辕村。后逐渐发展成前后两个村庄,按照当地习俗以姓氏和口语“那”命村名,得名前轩那、后轩那,故名。…[详细]
关帝庙村~210镇乡结合区
清末,此处建有一座关帝庙,一部分逃难的灾民在周围定居,发展成村,得村名关帝庙。…[详细]
道北村~211村庄
商代,商王高宗巡游到此地病故,欲葬于当地一高岗上,经道士占卜未成,后葬于鸡鸣山(今田口乡陵西村一带),此地得名道陵岗。民国时,发展为两个村,此村居北,…[详细]
刘干城村~212村庄
以姓氏及人工建筑物“城池”命名。古时此地曾建有一座城池。清末,有刘氏迁此居住,得名刘干城,故名。…[详细]
马那村~213村庄
清道光七年(1827)建村,村民大多为马姓,“那”为当地口语,意指“村”,故名马那。…[详细]
古楼营村~214村庄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族移民在此建村,因当时此地有一橦古老的楼房,且“营”为当时移民时的一个编制单位,故名古楼营。…[详细]
鲤滩村~215村庄
宋代建村,当时村西、村南均为贾鲁河河滩地,因河中盛产鲤鱼,得村名为鲤鱼滩。…[详细]
大郭村~216镇乡结合区
明初,有一位郭姓官员因立功受封此地,因当时其家族势大,人口众多,村庄颇具规模,故得名大郭。…[详细]
魏那村~217镇乡结合区
明末,魏姓一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繁衍成村,按照当地习俗以姓氏加口语,定村名魏那,故名。…[详细]
马山营村~218村庄
明末,马山带领一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当时为便于管理,以营为单位编组进行迁移,故名马山营。…[详细]
道南村~219村庄
商王高宗巡游到此地病故,欲葬于当地一高岗上,经道士占卜未成,后葬于鸡鸣山(今田口乡陵西村一带),此地得名道陵岗。民国时代,发展为两个村,此村居南,故名…[详细]
黄岗村~220村庄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黄、王两族移民,在此地一土岗上建村,取村名为黄王岗。清代,发展为两个村,因黄姓居多,更名为东黄岗、西黄岗。1981年,发展为三个…[详细]
前宋村~221村庄
清末,宋氏一族在此地一个土岭上建村,得名宋岭。后发展为两个村,根据地理位置称前宋岭、后宋岭,此村在前,故名。…[详细]

地名由来:

商王武丁巡游至西华,突遇蝗灾,在与蝗灾斗争中因病驾崩,葬于鸡鸣山(今田口乡陵西村东),伴驾的聂王在此守墓三年,后病故,葬于皇陵西北6千米处,其墓冢称聂王堆,后人聚居周围,以聂堆为名,故名。

基本介绍:

聂堆镇位于西华县北部,距县城12.5公里。据传,商王武丁巡游至西华,驾崩葬鸡鸣山(今田口乡陵西村东),聂王伴驾庐墓之年,病故,葬于此,曰聂王冢,聂堆由此得名,1989年撤乡建镇至今。全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180个村民小组,45998人,耕地69645亩,域内现存女娲城、聂王冢、女娲陵、龙泉寺等遗址或旅游景点。

农业基础地位稳固 西靠贾鲁河,建有12孔闫岗闸,清水河流经东部,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大小沟渠6条,灌溉条件较为优势。地势平坦,土壤有砂土,淤土、两合土,农业生产实现了农田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模式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明显提高。由原来“麦、

+查看详细聂堆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15年4月,2015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聂堆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聂堆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西华女娲城址

女娲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伟大女神,她创造人类,修补天穹,造化世上万物。经考证,位于县城北10公里的聂堆镇思都岗村发掘有春秋时期女娲城遗址,198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家、省

历史沿革:

1912年属西华县第二区署,为聂堆镇公所。

1948年为西华县第五区。

1956年改称聂堆中心乡。

1958年成立聂堆公社。

1961年改为聂堆区。

1965年复称聂堆公社。

1984年改为聂堆乡。

1987年撤乡建镇至今。


以下地名与聂堆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