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周口市 > 西华县 > 东夏亭镇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亭镇

[移动版]
地名:东夏亭镇隶属西华县
区划代码:411622106代码前6位:4116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P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辖区面积:约4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万人
人口密度:约102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北街村~200镇中心区
因村庄地处东夏亭北边的街两侧,故名北街。…[详细]
东街村~201镇乡结合区
1975年,因乡建种子站,一部分村民迁至此地,因位于东夏亭东边的街上,故名东街。…[详细]
南街村~202镇乡结合区
清道光年间,因黄河水泛滥成灾,一展氏家族从西夏亭南的展庄迁此定居,因其房屋建在东夏亭的南边一条大街处,发展成村,故名南街。…[详细]
西街村~203镇乡结合区
清道光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展姓和肖姓两户人家到此定居,因其房屋建在东夏亭西边的一条大街处,故名西街。…[详细]
前王村~204村庄
清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王家兄弟四人,开荒种地,繁衍成村。因他们村后还有一个王庄,故名前王。…[详细]
岳庄村~205村庄
原名马庄。南宋高宗二年(1128),岳飞率兵打仗经过此地,在马庄安营扎寨,并在此地凿一眼水井,井水清澈见底,为岳飞的饮马井。后人为纪念岳飞便改马庄为岳…[详细]
洪庄村~206村庄
明末,从淮阳袁楼附近的洪庄移来洪姓29人在此定居,发展成村,故名洪庄。…[详细]
高营村~207镇乡结合区
明末,名高武营,因高、李两姓皆有习武卫家的习惯而得名。清中期,高姓发展迅速,大多谦逊和善,能与他姓和谐相处,故他们去掉了高武营的“武”字,改称高营,故…[详细]
西张楼村~208镇乡结合区
明嘉靖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入张氏一族人在此定居,盖有楼房,因位于东夏亭镇西部,故名西张楼。…[详细]
赵寨村~209村庄
原名小赵庄。1921年,村民为了防盗防匪修建了寨墙,按照地理位置,改名为东赵寨。2016年更名为赵寨。…[详细]
袁辛甲村~210镇乡结合区
清道光年间,从陈州东南约60公里处的水寨(今属项城市)迁来袁姓一族人在此定居,门前写有“袁氏新家”字样,故始称袁新家。后本村有个做学问的人,觉得此名不…[详细]
河湾村~211村庄
明代建村,村西有一条河,在村庄前转过一个弯,由此得村名河湾。后河床被冲平,仍沿用原村名,故名。…[详细]
大袁村~212村庄
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族袁姓人家在此定居,发展较快,因比邻近的袁庄规模大一些,故称大袁。…[详细]
王卜化村~213村庄
清康熙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个名叫王普化的人,到此定居,开荒种地,发展成村,取村名为王普化。…[详细]
陈营村~214村庄
明代,从山西洪洞迁来陈姓一族在此定居,按大移民时村户编制,取名陈营。…[详细]
曹堂村~215村庄
原名韩门。明末,村民曹贡生在村东头修堂楼一座,庄名由韩门改为曹阁。明崇祯十七年(1644),曹贡生的后人对曹阁进行了整修,并在堂屋的正中间摆放着曹贡生…[详细]
蔡刘村~216村庄
清康熙年间,刘氏一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开荒种菜,开设杂货铺,杂货铺招牌上写有“菜园刘记”。后逐渐发展为村落,得名菜园刘,简称菜刘。2016年更名为…[详细]
杨楼村~217村庄
明末清初,杨姓在此居住,家族中人接连考中3名贡生,建有楼房数座,名望颇大。又因位于东夏亭镇东部,故名东杨楼。2016年更名为杨楼。…[详细]
戴胡同村~218村庄
清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戴的移民,建村时,只有一条一眼可以看到头的南北胡同,得名戴胡同。后来戴姓人绝后,又迁来李姓和孙姓两姓人家,村名因谐音演变为…[详细]
看张村~219村庄
清道光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位会看牛痘病的张先生,对村民帮助很多,为了表示对他的感激,取村名为看痘张,故名。…[详细]
木岗寺村~220村庄
春秋战国时期,此处是辛集姜桥姜氏的外庄地,约有850亩,东西两头盖有四间草楼,北头有个大寺院,寺院前的土岗上有四个大墓,故取名墓岗寺。后因“墓”字不雅…[详细]
卫埠口村~221村庄
明末,从山西迁来一族人在此定居,发展成村,因村西河岸有一个渡口,有卫姓村民在此摆渡,故名卫埠口。…[详细]
杨关庙村~222村庄
清乾隆元年(1736),从安徽亳州东二里半处的关帝庙村迁来杨氏家族数十人,到此开荒种地种药,为当地群众诊治疾病。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当地群众帮他们盖…[详细]

地名由来:

春秋时期,此地为陈国司马夏御叔封邑,因其妻夏姬与陈灵公有染,为躲避陈灵公,其子夏徵舒便为母先后在城东、城西修亭居住。周定王姬瑜八年(前599),夏徵舒一怒射杀陈灵公,自立为陈侯。因两亭隔城相对,所修建凉亭被后人称作东夏亭、西夏亭,故名。

基本介绍:

东夏亭镇位于西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9公里,东与淮阳县搭界,南接清河驿乡,北依西华营镇,西邻田口乡,总面积49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36104口人,耕地面积51920亩。

东夏亭镇是西华县东部古老集市。民国时期为第二区所,东夏镇公所驻地。1947年解放,1948年5月设东夏亭县,1949年3月撤销。1956年改为中心乡,1958年成立东夏亭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东夏亭区,1965年复称东夏亭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东夏亭乡,1987年撤乡建镇。

东夏亭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境内有东西黄水沟,东临新运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

+查看详细东夏亭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48年为东夏亭区。

1951年改为西华县第七区。

1956年称东夏亭中心乡。

1958年设立东夏亭公社。

1961年改为东夏亭区。

1965年复称东夏亭公社。

1984年改为东夏亭乡。

1987年撤乡建镇至今。


以下地名与东夏亭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