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河镇 | 隶属:卫辉市 |
区划代码:410781103 | 代码前6位:41078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G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辖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6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后河村 | ~201 | 镇中心区 | 据阴家石碑记载:清康熙年间(1687)由河北保定府容城县东牛村迁来几户,与当地烧窑的王、肖、余三姓共建村于小河北岸,得名后河。…[详细] |
杨庄村 | ~202 | 村庄 | 古时称西南庄。明初无人居住,明末从良村搬来杨姓,更名杨庄。…[详细] |
刘庄村 | ~203 | 村庄 | 明洪武时,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以姓名村。…[详细] |
史庄村 | ~204 | 村庄 | 明初,史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名村。…[详细] |
王志屯村 | ~205 | 村庄 | 古时叫徐有村,元末村民因暴政外逃或被屠杀。明初王志迁来建村,村以人名。…[详细] |
赵庄村 | ~206 | 村庄 | 明时潞简王为其驸马赵景跃所建的府邸,故名。…[详细] |
田庄村 | ~207 | 村庄 | 明初乔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取名乔家村。清光绪三年(1877),因灾荒村人外逃。清末田姓迁此,重建村庄,以姓名村田庄。…[详细] |
段庄村 | ~208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段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取名段楼村。清朝中期演变为段庄。…[详细] |
范庄村 | ~209 | 村庄 | 清光绪末年,由良村迁来范姓建村,得名范庄。…[详细] |
申庄村 | ~210 | 村庄 | 明洪武时申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以姓名村。…[详细] |
韦庄村 | ~211 | 村庄 | 原名犁川庄。元末因灾荒兵祸,村民多外逃或遭杀害,无人居住。明初韦姓迁来建村,以姓名村。…[详细] |
孔庄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据修建观音堂碑记,清道光二年(1822)春,孔姓建村于此,得名孔庄。…[详细] |
皇庄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明万历年间,万历胞弟潞简王曾欲在此筑皇城,后因故未建成。土地多为皇家地,形成村落,得名。…[详细] |
庄里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明万历十二年,王、杜两姓在此建东王庄、西杜庄。后又迁来阮、张两姓,将两庄合并,取名庄里。又因城镇改造新农村,在原址修建新居,得名。…[详细] |
前下庄村 | ~215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从洪洞县迁来几户姓夏的在此建村,建两个夏村,居南,因名前夏。…[详细] |
后下庄村 | ~216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几户姓夏的人家在此建两个夏村,因位居于前夏庄之北,得名。…[详细] |
陈庄村 | ~217 | 村庄 | 明初陈氏四兄弟,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得名陈庄。…[详细] |
邢李庄村 | ~218 | 村庄 | 元代时,邢、李两姓建村于此,得名邢李庄。…[详细] |
朱毛庄村 | ~219 | 村庄 | 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到此建村,此处野竹茂盛,得名竹茂庄,清初谐音为朱毛庄。…[详细] |
东张庄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据张氏墓碑记载:明初张氏兄弟,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张庄。后因和上乐村、柳庄、太公泉三个乡镇的张庄重名,1982年经汲县人民政府汲政〔1982〕1…[详细] |
关帝庙村 | ~221 | 村庄 | 据重修关帝庙圣形宫碑记载:清康熙31年在此建关帝庙(庙今已不存),之后由后夏庄刘、赵两家迁此建村,以庙名村,得名关帝庙。…[详细] |
凌河寺村 | ~222 | 村庄 | 东汉明帝年间,此处建有寺庙,因临近黄河故道,冬季积水结冰,故名凌河寺。清代形成村落,以寺名村。当地人简称寺上。…[详细] |
滹沱村 | ~223 | 村庄 | 北靠太行堤,村外地势低洼,夏季雨水汇聚于此,旧称九龙口地带。因土质粘性大,泥泞不堪,呈糊涂粥状,行人陷足,故以滹沱为村名。…[详细] |
台上村 | ~224 | 村庄 | 古时此处有一寺院,名曰西台寺。明初有数户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依寺建村,得名台上。…[详细] |
雷庄村 | ~225 | 村庄 | 清雍正年间,雷姓从延津县迁此建村,得名雷庄。…[详细] |
李张屯村 | ~226 | 村庄 | 明初李、张两户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得名李张屯。…[详细] |
刘堤村 | ~227 | 村庄 | 因村居古阳堤上,清嘉庆年间刘姓在此建村,得名刘堤。…[详细] |
李兴村 | ~228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李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得名李兴村(取李家兴旺之意)。…[详细] |
李劳庄村 | ~229 | 村庄 | 明初李姓老大李劳,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得名李劳庄。…[详细] |
大辛庄村 | ~230 | 镇乡结合区 | 明正德年间,由河北保定容城县大王庄迁来李、牛两户于此建村,原名辛庄,清初因在小辛庄西北,叫西辛庄。清中期更今名。…[详细] |
李亨屯村 | ~231 | 城乡结合区 | 明洪武年间,李氏三兄弟从山西迁来,大哥李亨建村于此,取名李亨屯。…[详细] |
曹庄村 | ~232 | 村庄 | 明崇祯十三年曹、杨两户迁此建村,得名曹庄。…[详细] |
小辛庄村 | ~233 | 村庄 | 据本村段姓家谱记载:明末段姓由段家庄迁来建村,取名辛庄,因村小,紧邻大辛庄,得名。…[详细] |
地名由来:
传古黄河支流从村南流过,村处河北岸,故名后河。
基本介绍:
后河镇地处卫辉市东部,距市区7.5公里,省道新(乡)范(县)公路横贯境区长达8.4公里,国道(北)京珠(海)高速公路在镇区西部与之交汇,并建成立交桥,交通便利,区位优越。镇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拥有耕地4.23万亩,水电资源充足,城镇设施配套,辖33个行政村,7407户,28675口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是重要的商品粮和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年蛋鸡存栏达90万只,生猪存栏近两万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领域涉及到酿造、油酯、食品加工、机械造纸、建筑等十几个行业,沿新范公路已形成远近闻名的卫辉市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区域特色经济蓬勃发展
荣誉排行:
2023年7月,后河镇获得2022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2022年9月,后河镇被确定为2022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14年7月,后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后河镇关帝庙位于卫辉市后河镇关帝庙村,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现有建筑外墙为界,向东2米,向南5米,向西2米,向北2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向外扩3米。
重修福庆寺碑位于卫辉市后河镇王志屯,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现有建筑外墙为界,四周向外扩5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向外扩5米。
历史沿革:
1948属汲县第四区。
1955年属后河中心乡。
1961年成立后河公社。
1983年设后河乡。
1988年撤汲县设卫辉市,属之。
1994年改置后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