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洪镇 | 隶属:上蔡县 |
区划代码:411722108 | 代码前6位:4117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Q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辖区面积:约91.7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5万人 |
人口密度:约92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河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在洪河南岸,故取名为河南。清属上蔡县洪水图东洪里。1931年属上蔡县第七区(东洪桥)。1941年属东洪乡。1949年属东洪区。1956年属东洪中心乡…[详细] |
堡上社区 | ~002 | 村庄 | 据传早为驿铺,张、刘、李姓迁此建村,以距县城十五里,取村名十五里堡,简称堡上。…[详细] |
河北村 | ~201 | 镇中心区 | 因在洪河北岸,故取名为河北。清属洪水图东洪里。1931年属上蔡县第三区(东洪桥)东洪镇。1941年属上蔡县东洪乡。1949年属上蔡县东洪区。1956年…[详细] |
赵楼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村民委员会区域内有东赵楼、西赵楼。明初,赵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楼成村,取名赵楼,后因聚落成东西两台,村民遂命名东赵楼、西赵楼。简称赵楼。…[详细] |
南徐村 | ~203 | 村庄 | 清初,徐姓从河北迁此定居,因处洪河南岸折湾处,取材村名,南湾徐,简称南徐。…[详细] |
赵庄村 | ~204 | 村庄 | 清初,赵姓从本乡西赵楼迁入,故名赵庄,后更名小赵庄。…[详细] |
苏桥村 | ~205 | 村庄 | 苏奇龙、奇凤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当时杨岗河上建一座桥,故取村名苏桥,后来人口增多,形成两个聚落点,称前苏桥、后苏桥。…[详细] |
毛庄村 | ~211 | 村庄 | 清初,毛姓从毛楼迁此定居故名。清属康奎图。1931年属第七区(东洪桥)康宁乡。1941年属武津乡。1949年属东洪区毛庄乡。1956年属东洪中心乡。1…[详细] |
刘寨村 | ~212 | 村庄 | 明崇祯年间,刘姓由尉氏迁此定居,并于村周筑寨墙,取名刘寨。…[详细] |
庄头村 | ~214 | 村庄 | 明末,任姓从今商水县连桥村迁居此地,建仓库于村的南端,命村名于仓头,土匪经过,听为庄头,遂避此村,从此称为庄头。…[详细] |
孟庄村 | ~217 | 村庄 | 明中期,孟姓由本县胡岗寺迁此定居,故名。…[详细] |
蔡尧村 | ~218 | 村庄 | 明初,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原籍有楼房瓦舍,为纪念故里,取名程楼。…[详细] |
程楼村 | ~219 | 村庄 | 明初,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原籍有楼房瓦舍,为纪念故里,取名程楼。…[详细] |
桃台村 | ~220 | 村庄 | 明初,村名康庄,清宣统年间,筑桃台庙,村以庙名改称桃台庙。…[详细] |
大路陈村 | ~221 | 村庄 | 明末,陈姓迁此定居,困紧靠官道取名大路陈。…[详细] |
杨沈庄村 | ~222 | 村庄 | 清初,沈姓迁此建村,取村名沈庄,后有杨姓迁入更名杨沈庄。…[详细] |
党湖张村 | ~223 | 村庄 | 明初,张姓迁此定居,取名张庄。后因位于原党湖畔改为党湖张,故名。…[详细] |
侯庄村 | ~226 | 村庄 | 清雍正年间,侯姓从今华陂乡蚂昨王迁此建村,取名侯庄。…[详细] |
北徐村 | ~227 | 村庄 | 明末,徐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处洪河北岸河湾,故名北湾徐。简称北徐。…[详细] |
陈庄村 | ~228 | 村庄 | 明嘉靖年间,陈姓从西洪乡东陈桥村迁此定居,故名。…[详细] |
张康村 | ~229 | 村庄 | 明初,康成率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处蛟龙寺西,取名蛟龙康,简称康庄。明末,张龙舞由陕西省米脂县迁此定居,取名张龙舞。取张龙舞村和康庄村的首字命…[详细] |
张榆村 | ~230 | 村庄 | 明初,张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张庄。1932年为防匪患筑起土寨,村名遂改为张寨。元代榆得海率家人由山西逃荒至此定居,为不忘故地,以故里村名,榆…[详细] |
穆庄村 | ~234 | 村庄 | 清乾隆十二年(1747),穆姓自山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取村名。…[详细] |
别楼村 | ~235 | 村庄 |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别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村名别庄。清乾隆元年(1736),王姓自五里关迁入,并建起楼房遂改称别楼。…[详细] |
后楼村 | ~236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刘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于小车刘村楼房之北,取村名后楼。…[详细] |
龚庄村 | ~237 | 村庄 | 龚姓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龚庄。…[详细] |
万庄村 | ~238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万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
白庄村 | ~239 | 村庄 | 清康熙元年(1662),白姓自今东岸乡陆马白村迁此建村,以姓命村名。…[详细] |
地名由来:
明朝一位冀姓郡马从西山运来大批红石,在上蔡境内洪河上修建了两座红石桥,称东红桥、西红桥。后因两座桥都在洪河之上,后人将“红”字写成了“洪”字。该桥居东,称东洪桥。村以桥名。
基本介绍:
东洪乡位于上蔡县中北部地区,乡政府所在地——东洪集距县城12.5公里。全乡共辖30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总人口8.5万人,耕地面积13.5万亩。
目前,东洪乡是由原东洪、石桥两个乡合并而成,是全县最大乡镇。乡境西与芦岗乡相接,南和齐海乡接壤,北邻朱里镇,东接韩寨乡,西北邻乡为西洪、小岳寺,东南搭界塔桥乡。各相邻兄弟乡镇的优势和特色,为东洪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互补条件。
近年来,全乡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新进展。目前,已有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其中厂址在大路陈村的杨保金家俱厂,生产规模300万元;设在原石桥乡的裘皮厂扩大投资上千万元;创业知名人士邓留长在河北村创办的免烧空心砖厂生产
历史沿革:
明代称东洪,始有东洪之名。
清分属洪水图东洪里、西洪里,党段图党湖里,桃中图桃台里、中洪里,康奎图康宁里,蓍阳图阳岗里。
1931年属第七区(东洪桥)。
1941年改称东洪乡。
1948年属洪河县天良区。
1949年称东洪区。
1956年称东洪中心乡。
1957年称东洪乡。
1958年成立东洪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东洪乡。
2005年石桥乡并入东洪乡。
2010年设东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