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井乡 | 隶属:平桥区 |
区划代码:411503202 | 代码前6位:41150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S |
长途区号:0376 | 邮政编码:464000 |
辖区面积:约10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5万人 |
人口密度:24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兴龙社区 | ~001 | 乡中心区 | 兴龙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北雷村 | ~201 | 村庄 | 据唐代前此地名为姜家寨;明代末,雷姓将军奉诏率师自福建漳州马逢口北上,行至此地闻得清顺治帝已定都北京,遂驻扎此地。后清廷招抚其众,计口授田,落户入籍,…[详细] |
胡沟村 | ~202 | 村庄 | 胡姓从湖北麻城迁至此地建村定居,因地貌沟岗纵横,得名胡沟。…[详细] |
洪山寺村 | ~203 | 村庄 | 区域内有古洪山寺庙,村以寺名。建国初属洋河区。1955年属洋河区范山乡。1958年属国庆公社。1960年建新生产大队,属肖店范山公社。1975年属龙井…[详细] |
范山村 | ~204 | 村庄 | 原称范山大队,今村沿用原名,据记载,明末将军自福建漳州率军驻此始建,故名。…[详细] |
沿淮村 | ~205 | 村庄 | 所管辖村庄大部分沿淮河分居,故名。建国初属洋河区范山乡。1956年为沿淮农业社。1958年属国庆公社。1961年属肖店公社。1975年建沿淮大队,属龙…[详细] |
烧盆店村 | ~206 | 村庄 | 古时,有人在此打了一个土窑,烧瓦盆、瓦缸,久而久之,住户增多,形成了村庄。同时,这里又是信阳往正阳过淮河的必经之路,在清末,人来客往,聚成乡村小集市,…[详细] |
屈岗村 | ~207 | 村庄 | 清初,屈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居住,位于岗上,故名。…[详细] |
齐店村 | ~208 | 村庄 | 清初,程氏从湖北麻城迁此,拜一姓齐的师父学打铁,后来打铁生意红火,程氏在此开一小集市,为了纪念自己的师父,称“齐店”。该地建村后,亦命名为齐店村。…[详细] |
地塘村 | ~209 | 村庄 | 因村中有十二亩大塘,名地塘,村以此名。建国初属肖店乡。1955年属肖王人民公社。1975年建地塘大队,属龙井人民公社。1983年改地塘村民委员会,属龙…[详细] |
李堂村 | ~210 | 村庄 | 因区域内有一李氏祠堂,故名。建国初属洋河区龙井乡。1962年建富强大队,属胡店人民公社。1975年属龙井公社。1983年改李堂村民委员会,属龙井乡至今…[详细] |
龙井村 | ~211 | 乡中心区 | 相在很久以前,周边是小旱地干,大旱地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逃荒他乡。但此地异样与周围不同,村中一口井,天越旱而井水越旺。于是有人查地形,寻源头,说是:…[详细] |
冯大塘村 | ~212 | 村庄 | 冯氏建村时修一口大塘,名冯大塘,村以此名。…[详细] |
南雷村 | ~213 | 村庄 | 据唐代前此地名为姜家寨;明代末,雷姓将军奉诏率师自福建漳州马逢口北上,行至此地闻得清顺治帝已定都北京,遂驻扎此地。后清廷招抚其众,计口授田,落户入籍,…[详细] |
汪岗村 | ~214 | 村庄 | 汪姓建村于山岗上,故名。建国初属雷新乡。1954年成立汪岗新民初级社。1955年合并改称和平高级社。1962年建和平大队,属胡店公社。1983年改汪岗…[详细] |
地名由来:
沿街有水井两口,似龙眼,久旱不涸,似龙吞贾河之水状,故名。
基本介绍:
龙井乡位于信阳市平桥区东北部,距市区30公里,东与肖王乡为邻,南与洋河乡接壤,西与胡店乡交界,北与肖店乡隔淮河相毗邻。全乡南北长15.5公里。东西宽7.5公里,总面积101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8个村民组,6200户,2.5万人口。耕地面积3.1万亩。
农业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大麦、玉米、花生、红薯等。水稻、小麦为本地主要粮食作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0000亩,小麦种植面积25000亩,年产水稻1100万公斤,小麦670万公斤。
龙井乡属低岭微丘地貌,境内水利设施众多,中型水库有洪山水库,小型水库有地塘、李堂、四里井、黑土山等,建有160口万方大塘,32
文化旅游:
烧盆店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烧盆店村
历史沿革:
1949年属洋河区。
1957年属洋河公社。
1959年属肖王公社。
1975年析肖王人民公社地塘、冯大塘、齐店、龙井、李塘、屈岗、烧盆、南雷8个大队置龙井公社。
1983年改龙井乡。
1998年属平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