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刘楼乡 | 隶属:宁陵县 |
区划代码:411423203 | 代码前6位:4114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N |
长途区号:0370 | 邮政编码:476000 |
辖区面积:约46.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7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0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吕南村 | ~201 | 村庄 | 明代,汪庄、梁庄、康庄连在一起,名三义集。清代,康姓以势更为永安集,因遭有权势的外村符姓的干扰,逢不成集,康家就以城内吕家名义改村名为吕家集。后集市扩…[详细] |
吕北村 | ~202 | 村庄 | 明代,汪庄、梁庄、康庄连在一起,名三义集。清代,康姓以势更为永安集,因遭有权势的外村符姓的干扰,逢不成集,康家就以城内吕家名义改村名为吕家集。后集市扩…[详细] |
郭小集村 | ~203 | 村庄 | 明代,郭氏四家从辉县迁此建村,后起集,因与附近集相比较小,故名。…[详细] |
郑庙村 | ~204 | 村庄 | 清代,村名马庄。清康熙五年(1667),富户郑春堂善施于人,在村西盖座大庙,人们为纪念他,故更今名。…[详细] |
路老家村 | ~205 | 村庄 | 宋政和七年(1117),名欧窑。明洪武年间,路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人口逐渐增多,分所另住,各居一村。每逢过节之时,都来祭祖,后就把欧窑改为路老家。…[详细] |
胡店村 | ~206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胡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取名胡庄。因处于宁陵县通往陈州(今淮阳)的大道上,胡姓在此开设客店,故演变为胡店。…[详细] |
胡举村 | ~207 | 村庄 | 原名丁香村。明代,村人胡举为平乱出过力,人们为纪念他,更为今名。…[详细] |
薛屯村 | ~208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薛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当时庄前有道大河,年年泛滥成灾,就在村周打个土圩,故名薛屯。…[详细] |
梁楼村 | ~209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梁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梁庄。后来建楼,改名为梁楼。…[详细] |
庄楼村 | ~210 | 村庄 | 清代,庄氏兄弟四人从山东历城迁此建楼,故名庄楼。…[详细] |
刘楼村 | ~211 | 乡中心区 | 清嘉庆年间,此地有片柳树,春暖花开,柳丝袅娜,风景优美,刘氏迁此,名柳园村。后盖八座楼,更村名为刘八楼,演为今名。…[详细] |
陈庄村 | ~212 | 村庄 | 明代,陈姓从河北迁此建村,取名陈庄。清咸丰年间,捻军在此陈兵数十日,故改名为军陈。…[详细] |
万庄村 | ~213 | 村庄 | 明万历年间,万氏从山东万路口迁此,故名。…[详细] |
周范庄村 | ~214 | 村庄 | 明代,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周庄。…[详细] |
王庄村 | ~215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王庄。…[详细] |
王楼村 | ~216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盖座楼,故名王楼。…[详细] |
谢东村 | ~217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谢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谢庄。后逢集,名同善集。清改为谢集。…[详细] |
谢西村 | ~218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谢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逢集,名同善集。清乾隆年间,谢氏以势改今名。…[详细] |
訾河村 | ~219 | 村庄 | 原名侯庄。明洪武年间,冀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该地,后侯绝冀旺,又处废黄河东岸,故更今名。…[详细] |
滕营村 | ~220 | 村庄 | 宋太祖赵匡胤困废黄河东岸,西岸滕姓将军统帅的兵营驻扎此地,故名。…[详细] |
无咎屯村 | ~221 | 村庄 | 明代,原名田无咎。田无咎是私塾老师,学识渊博,人称田才子,后绝嗣,故更今名。…[详细] |
符老楼村 | ~222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原名丁祥湾。符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后人符启中了举人,并盖楼和祠堂,把丁祥湾改为符楼。清顺治年间,符姓人多分村另住,成为符姓老家,取名符…[详细] |
地名由来:
明代,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建楼八座,故名刘八楼,简称刘楼。
基本介绍:
刘楼乡位于宁陵县西南部12公里处,南靠张弓古镇,北邻阳驿乡,东接程楼乡,西与睢县接壤,宁张、逻张公路贯彻境内。总面积46.7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48073亩耕地,机井680眼,并有洮河、郭小集沟流经东北部,有效灌溉面积达4680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大豆、花生、棉花、蔬菜等,是典型的农业大乡。1998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6亿元,农业总产值实现877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08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几年来,刘楼乡党委、政府始终以实现小康统揽农村工作的全局,不断夯实信息、交通
历史沿革:
明代为迁善乡迁四野。
1912年属西南区。
1949年12月属四区。
1955年为宁陵县刘楼乡。
1958年成立刘楼公社。
1960年属睢县。
1961年复属宁陵县。
1983年改为刘楼乡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