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安阳市 > 内黄县 > 石盘屯乡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石盘屯乡

[移动版]
地名:石盘屯乡隶属内黄县
区划代码:410527209代码前6位:4105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豫E
长途区号:0372 邮政编码:455000
辖区面积:约44.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1万人
人口密度:约70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东街村~201乡中心区
据明初在此屯兵,故起名石盘屯,以方位得名石盘屯东街,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石盘集”。…[详细]
西街村~202乡中心区
据明初在此屯兵,故起名石盘屯,以方位得名石盘屯西街,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石盘集”。…[详细]
南街村~203乡中心区
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石盘集”。据明初在此屯兵,故起名石盘屯,以方位得名石盘屯南街,沿用至今。…[详细]
石瓮村~204村庄
据原名清流村,北宋崇宁二年(1103)洪水泛滥,岳飞母子为了逃命,乘坐一石翁至汤阴飘到清流村,被人救出,后为纪念此事,改村名为石翁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详细]
赵固村~205村庄
据明初赵姓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建村,因地势较高,故名赵堌,后简化为赵固,沿用至今。清光绪十八年(1892)《内黄县志》载有“赵堌”。…[详细]
康庄村~206村庄
康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胡庄村~207村庄
胡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樊庄村~208村庄
樊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徐庄村~209村庄
徐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黄庄村~210村庄
黄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赵林村~211村庄
据明初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此处树林较多故名,后演变为赵林,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牛家林”。…[详细]
杨林村~212村庄
据明初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此处树林较多故名,后演变为杨林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杨家林”。…[详细]
牛林村~213村庄
据明初牛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此处树林较多故名,后演变为牛林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牛家林”。…[详细]
南赵村~214村庄
1961年由赵庄村与南杨村一个生产队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故名南赵村,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南杨村~215村庄
据明初弟兄二人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以养羊谋生。故得名羊村。后人口逐渐增多,弟兄二人分居两个村,故有南、北羊村,后演变为南杨村沿用至今。清光绪十八年(1…[详细]
桑庄村~216村庄
据明永乐七年(1409)桑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桑家庄,后演变为桑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桑家庄”。…[详细]
北杨村~217村庄
据明初弟兄二人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以养羊谋生。故得名羊村。后人口逐渐增多,弟兄二人分居两个村,故有南、北羊村,后演变为北杨村沿用至今。清光绪十八年(1…[详细]
宰庄村~218村庄
据明洪武年间,宰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宰家庄,后简称宰庄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宰家庄”。…[详细]
连庄村~219村庄
据明永乐十二年(1414)连姓先祖从山西洪洞张村迁此建村,为纪念原籍,故名连家张村。后演变为连张村,简称连庄名称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详细]
麒麟村~220村庄
麒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石桥村~221村庄
据明初有军队在此扎营,因此处有座石桥,故有师桥营称为村名,后演变为石桥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师桥营”。…[详细]
潘营村~222村庄
据明初潘姓将领率军队在此驻扎屯垦,后因潘姓居多,故名潘家营。后演变为潘营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潘家营”。…[详细]
西坞村~223村庄
早年此处有船厂,因村位于船厂西,故名西坞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西坞”。…[详细]
大理村~224村庄
据南宋时期,村中罗姓任大理寺正卿,为纪念此人,村名叫大理村。名称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大理村”。…[详细]
辛集村~225村庄
据原村名卫阳集,自店集迁此建村,为纪念原籍,村落又位于卫河以西故名,后演变为辛集。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卫阳集”。…[详细]
马召村~226村庄
据原村名马道因明初官方在此修了一马道,故名马兆,后演变为马召(马兆)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马召(兆)”。…[详细]

地名由来:

石盘屯名称由来有二:一说是宋朝岳飞母子坐石瓮漂到此处,得救后把石瓮放到西北寨角疙瘩爷庙内的一座盘石上,故名石盘屯;另一说是明朝时曾在此长期屯兵,故称石盘屯。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介绍

石盘屯乡位于内黄县城西北15公里处,辖26个行政村,4.8万亩耕地,3.1万口人。面积44.3平方公里,占县总面积的8%。南邻鹤台路,北临安濮路,西距安阳市45公里,村村通公路,村村安装程控电话,交通、通信十分便利。

石盘屯乡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石盘屯乡原名遽贤里,是春秋时期孔子好友遽伯玉的故里。石盘屯乡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宋朝岳飞母子坐石瓮漂到此处得救后,把石瓮屯放到西北寨角疙瘩爷庙内的一座盘石上,故名石盘屯。另一说法是明朝时曾长期在此屯兵,故取名石盘屯。

二、资源优势

(一)农业

1、蔬菜种植。全乡拥

+查看详细石盘屯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2月,石盘屯乡被评选为安阳市2021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文化旅游:

麒麟村岳飞庙石刻

麒麟村岳飞庙石刻位于内黄县石盘屯乡麒麟村,年代为清,为安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28年为内黄县第四区。

1947年为新设漳南县第二区。

1949年改为内黄县第五区。

1957年撤区并乡建立区级建制的石盘屯乡。

1958年成立石盘屯人民公社。

1984年成立石盘屯乡,沿用至今。


以下地名与石盘屯乡面积相当: